乳腺癌原发病灶超声声像图特点及病理分子分型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9月9期   作者:糜春 王丽娜 王燕
[导读] 研究乳腺癌原发病灶超声声像图特点及病理分子分型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糜春 王丽娜 王燕
(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江苏南京211800)
【摘要】:目的:研究乳腺癌原发病灶超声声像图特点及病理分子分型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本次纳入本院 2018 年 1 月至 2 019 年 12 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 80 例展开研究,均接受超声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观察原发病灶超声声像图特点、病理分子分型情 况,分析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超声检出腋窝淋巴结转移 18 例,与金标准相比诊断符合率为 64.29%,超声的诊断腋窝淋巴结转 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64.29%、86.54%、78.75%、72.00%、81.82%;乳腺癌原发灶的位置、存在腋 窝淋巴结淋巴门是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原发病灶超声声像图特点、病理分子分型进行综合分析能 够对是否存在腋窝淋巴结转移进行判断,其中乳腺癌原发灶的位置、腋窝淋巴结淋巴门的存在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
【关键词】:乳腺癌;原发病灶;超声;病理分子分型;腋窝淋巴结转移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9753(2020)09-0114-03

3 讨论
随着乳腺癌发病率不断升高,临床加强对乳腺癌防治、预后等方 面的关注。血液转移、淋巴结转移是乳腺癌的主要转移方式[3],其中 淋巴结转移可对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进行反映,转移数量越多,提示远 期生存率越低[4]。临床中通过前哨淋巴结活检、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对 乳腺癌患者是否存在腋窝淋巴结转移进行判断,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能够发现转移病灶并将其彻底清扫,但是存在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 等缺陷[5],患者的生存率无法得到提高;前哨淋巴结活检可使上肢淋巴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但是存在一定的假阴性率。因此还 需结合更加准确、安全的诊断方式。 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进展,术前通过超声对是否存在腋窝 淋巴结转移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该影像学技术具有操作简 单、无创、检查时间短、经济性好、重复性好等优势[6-8],可对淋巴 结的位置、形态、数量、大小、回声、血流等情况进行仔细的观察, 但单独根据超声腋窝淋巴结声像图特点进行判断存在局限性。本次研 究表明,超声诊断腋窝淋巴结正常、异常分别为 55 例、25 例,检出 腋窝淋巴结转移 28 例,以金标准为准,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符合 率为 64.29%,诊断效能相对一般。这是因为,超声评估形态正常的 病灶,经病理证实为转移的腋窝淋巴结主要以皮质呈浅分叶状、存在 淋巴门为表现,而只有部分肿瘤细胞浸润淋巴结时,超声未能识别形 态学改变[9];另外腋窝淋巴结转移后与周围组织的声阻抗差小,因此 易出现假阴性情况。 单独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腋窝淋巴结清扫、二维超声检查有一 定的缺陷存在,在本次研究中联合原发灶超声声像图特点、病理分子 分型对腋窝淋巴结转移进行术前诊断,结果发现,乳腺癌原发灶位置 会对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产生影响[10],且乳晕、外伤象限处的肿块更容 易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这同乳腺癌的淋巴回流途径存在相关性[11]。 另外原发灶最大径>2cm 者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更高,但可能受到其 他因素的影响。本文数据还显示,PR、Her-2、Ki-67 同乳腺癌患者 的腋窝淋巴结转移关系不大,而 ER 阳性率<80%者出现腋窝淋巴结 转移的风险更高[12]。乳腺癌原发灶的位置、存在腋窝淋巴结淋巴门同 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发生存在相关性,有助于临床诊断准确 率的提升。 总而言之,根据乳腺癌患者的原发病灶超声声像图特点、病理分 子分型特点可促使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性的提升,有助于临床制 定更加理想的治疗方案及预测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康翰,郭晨旭,刘元,等.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腋窝淋 巴结转移状况及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赣南医学院学报,2020,40 (02):169-172.
[2]安志龙.B 超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的临床应用价值 [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7):147-148.
[3]杨静波.基于钼靶 X 射线影像组学分析的乳腺癌临床诊断与预 测模型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
[4]李春香.肩胛下淋巴结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观 察[D].昆明医科大学,2017. [5]程浩.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术前影像学评价及腋窝淋巴结 转移危险因素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9.
[6]任睿泽.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特征分析[D].大连医科 大学,2019.
 [7]王静,李毅.超声影像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临床 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27):70-73.
[8]魏宜霖,柳建华,杨毓雯.乳腺癌超声多参数及临床病理学特 点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J].广州医药,2018,49(05):89-93.
[9]郑报.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危险因素的回顾性分析[D]. 大连医科大学,2018.
 [10]梁国强.乳腺癌患者分子分型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研究 [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8):31-32.
 [11]庄逸敏,卢南雄.B 超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 值探讨[J].临床医学工程,2017,24(08):1059-1060. [12]刘昱含.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双模态超声诊断及 相关因素分析[D].郑州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