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管理方法探析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下   作者:付苇
[导读] 从以往初中音乐教学情况来看,部分教师与学生对音乐这门科目的重视程度仍然不足,一般学生只是将音乐作为放松身心的活动课,并没有深刻分析与领会音乐作品中渗透的情感和精神,从而也无法真正体会到音乐学习的价值。

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旺草中学  付苇 563304

摘要:从以往初中音乐教学情况来看,部分教师与学生对音乐这门科目的重视程度仍然不足,一般学生只是将音乐作为放松身心的活动课,并没有深刻分析与领会音乐作品中渗透的情感和精神,从而也无法真正体会到音乐学习的价值。实际上音乐对提升学生的各方面思想素养都起到积极的作用,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让学生从音乐作品中开拓自身的思想眼界以及艺术思维领域。鉴于音乐教学的作用,文章将结合初中音乐有关内容,试谈音乐教学的有效方法,以期引导学生有效学习音乐知识。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育;课堂教学;管理方法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教育在教学活动中的影响越来越重要。新课程下,音乐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特点与个性,而且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求异思维,从而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激发。教师要将音乐审美作为核心,并选择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从而使学生从学习音乐逐渐上升到享受音乐。
        一、初中音乐课堂的现状分析
        失去了秩序的课堂环境会直接导致教师丧失有效教学时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新时代教育事业已经步入了改革与转型的重要阶段,但是很多音乐老师因为缺乏足够的专业素养,以致于在实践中只注重教学技巧,并不能够保证将其饱满的教学状态以及专业的教学水平应用于平日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调查发现,当下最大的问题就是音乐老师专业素养的缺乏以及对音乐课教学的不重视。在教学实践中,有很多音乐教师并不重视课堂时间,甚至利用视频或“趣味游戏”等互动来应付课堂教学。以给学生提供放松时间的理由,借此浪费音乐教学的有效课堂时间。不仅违背了国家在初中设置音乐教学的初衷,而且也不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导致音乐课堂形同虚设,处于边缘化的状态。除了不能够让学生从中真正学到音乐鉴赏知识外,还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纪律。
        二、改善初中音乐课堂管理的对策
        (一)选择合适教学内容
        教材不仅是教师备课的工具,还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书。教师不能将教材中的内容全部讲解,还需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选择合适教学内容,以吸引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注意力。同时,想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教师还需加强引导。在具体备课时,教师需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对于教材中要求过高的内容,学生缺乏学习的基础时,或者教材中的歌曲较为老旧时,音乐教师就需要选择合适的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初中音乐开展教学中,教师还需依据学生掌握的相关音乐知识的具体状况,搜集相应的课外素材,将其应用到音乐教学中,逐渐拓宽学生的视野,从而使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得到有效提高。



        (二)多样式学习音乐,引发学生的感知力
        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想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让学生进行多样式的学习,而多样式的音乐教学,简单的理解就是说,教师应该有一些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独特的、创新的方法理解并创造音乐的能力。首先,我国相比于很多其他国家,初中音乐教育是比较无趣的外国很多国家在课堂上加入了乐器的学习,德国的著名教育家也曾提到过乐器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重要性,咱们的邻国日本对于初中音乐教育过程中的乐器运用也是较为广泛的,有乐器加入的音乐学习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韵律。未来的初中音乐教学中乐器将会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因为学生通过与乐器不断地接触,让学生脱离了以前只能进行理论学习的阶段,通过学生对于乐器使用的越来越娴熟,学生就能对于音乐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样才敢于提出跟以前不同的想法,创新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应运而生;有很多音乐节奏性较强,可以很好的与器乐相结合,在班级或年段组小乐队,民乐队、流行乐队均可,
        (三)创设音乐活动
        音乐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搭建一个表演的舞台,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特长。教师可以在课前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个展示活动,学生则依据自身的状况选择与音乐相关的表演,如演奏、舞蹈、演唱展示,或者是独唱、合唱等有关音乐形式。对于部分没有音乐特长的学生,音乐教师则可以鼓励学生将音乐和其他相关学科结合,如将语文与音乐相结合,实施配乐诗朗诵;而对于表达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可尝试表演相声,并在相声中穿插些音乐歌曲,而操作计算机能力较强的学生,则需鼓励学生制作相应音乐课件,使学生参与到相关活动中。在学期末,英语教师可组织相应的文艺演出,让每位学生都表演一个自己准备的音乐节目,最后评价出“最佳合作奖”与“最佳表演奖”等。这些活动的实施,不仅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激发,而且还能够丰富音乐的表演方式,使学生看到彼此之间的闪光点,从而使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得到有效增强。同时,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将教师作为主体,课堂上教师通常处于高高在上的位置,而新课程下,教师则应该作为引导者与参与者,融入学生中,和学生共同开展音乐活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有效缩短学生和教师间的距离,还能使学生对自己学习的内容具有深刻的认识。
        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的音乐课教学中,要想培养和提升初中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就需要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进行革新,就需要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与理念,让学生在掌握音乐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多练习多实践,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全面提升他们的音乐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建良.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歌唱能力的策略[J].黄河之声,2018(23):88.
[2]王殷红.在初中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8(12):100.
[3]薛淮元.新课改下初中音乐教学模式的探讨[J].新智慧,2018(36):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