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李双琴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下   作者:李双琴
[导读]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传授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取得优异的成绩,另一方面则更加重要,那就是培养学生们的语文自学能力,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还能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创造力,从而让学生在学会学习的同时,懂得如何去思考、去创造。

贵州省德江县枫香溪镇八一爱民学校   李双琴

【摘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传授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取得优异的成绩,另一方面则更加重要,那就是培养学生们的语文自学能力,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还能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创造力,从而让学生在学会学习的同时,懂得如何去思考、去创造。
【关键词】小学语文 自学能力 培养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们普遍重视应试教育,一味地注重把知识单方向地传授给同学们,却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至于小学语文教学没有达到很好的实际效果,也不能长远地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在新课程改革地不断推进下,学生在语文自学能力方面的培养成为小学语文老师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小学语文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第一动力。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具体方法如下:第一点,在为学生们传授知识之前,教师要想办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他们的兴趣。例如运用提问的方式,使学生进行思考,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到课堂学习之中第二点,在学习一些景物描写、借景抒情等类似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像学生描绘文中的场景,使学生们感到如临其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西湖》和《桂花雨》这两篇文章中,画面场景优美动人,自然景色使人沉醉,并且借助深远的意境表达了浓烈的情感。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借助现代科技,将多媒体的使用与教学相结合,通过将视与听相结合,让学生在生动的画面中体会那种自然的美、自然的声音和浓烈的情感。第三点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课文朗读,体会其中的情感,例如在朗读《西湖》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们对西湖美景的想象,从而激发探寻西湖的浓厚兴趣,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要想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一改以往单方面灌输知识的学习方式,将学习语文的方法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学习语文的奥秘。例如在《飞夺泸定桥》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怎样飞”“怎样夺”这两个问题去思考,从而深度阅读课文,掌握行文发展的整体脉络。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让学生懂得在学习叙事类的文章时,应该抓住 文章的中心思想去品读每一字、每一句。对于事件发展经过的描写片段要精读,才能深入领会文章主旨。对于有些描写方法相似的段落,可以只就其中一段进行讲解,鼓励学生学以致用,自主学习剩下的段落。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感到学习主人公的地位,还促进了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提高。
        三、循序渐进地进行自主学习
        根据学生对语文的认知能力特点,教师应该采取由浅入深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教师可以以教材为主,在将知识点讲解清楚的基础上,和学生们一起总结自主学习的方法策略,传授学生自主学习的规律。下一步,教师可以总结学习的重点、难点,为学生们列出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带着对问题的探寻去进行自主学习。之后由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讨论思考的成果,进行最终的知识总结,从而完全地掌握所学知识。在自学阶段完成之后,由老师验收成果,针对同学们还存在疑问的地方进行更为深入的解答。
        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我将课文第二段作为学习的重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教学的基本过程如下:(一)先和插图进行对照,快速读懂课文,明确这段描写的主旨大意;(二)对课文进行细致阅读,掌握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掌握“总——分——总”的段落结构,掌握作者“比较、排比、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三)由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进行课文的朗读,并指导同学们朗读方法,领会课文的思想内涵;(四)老师进行学习总结,总结自学方法,并鼓励同学们运用第二段的自学方法试着自学剩下的段落,并对文章的重点、难点进行额外的指导学习。通过自主学习,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是他们增强了学习主人公的意识。但需要注意的是,自主学习方法向来不是一成不变的,老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方法的创新,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四、在练习中增强自学能力
        对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由感性认识转变为理性认识的一个过程。想要实现顺利的转型,必须让学生勤加练习。只有在不断地练习中,才能让学生扎实基础、提升能力。练习要严格标准。练习运用知识的过程,是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在布置练习任务时,一定要安排一些用脑、用手、用声音的训练,使学生的各个感官完全投入到自学之中。课堂中的练习,既要保证数量又要保证质量;课外布置的作业,学生要进行独立思考,错误的地方认真修改、及时进步,只有通过这样有效的训练,才能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培养自学能力。
        综上所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只有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循序渐进地不断进行练习,才能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质的提升,使学生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乔华、周光旋主编的《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
2、万永富《培养自学能力》,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5。
3、马莉《谈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教育科学研究,200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