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效果的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下   作者:孙维喜
[导读] 面对时代的推进,如今核心素养培养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基本任务与追求。

黑龙江省伊春市金林区第四中学  孙维喜  153025

摘要:面对时代的推进,如今核心素养培养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基本任务与追求。核心素养的培养体现的是社会发展追求,能够让学生真正的适应社会,成为社会的一份子,融入社会当中。高中阶段是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时期,教师制定有效的教学对策,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使学生更积极、更主动的使用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教学思路
        前言:自核心素养概念出现以后,我国便展开了对核心素养教育的积极探索。核心素养教育已经成为高中时期数学教育最大的挑战。教师需要把握高中数学教育追求,理解核心素养教育方向与宗旨,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稳定推进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数学教育
        数学是一门比较复杂的课程,有着各种各样的内容,理论性、逻辑性、抽象性突出。之所以学习数学知识,为的是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理解自然现象、自然原理,准确判断人、事、物之间的关系。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形成智慧,启迪学生的思维,能够产生数学知识学习爱好与兴趣,用所学的定则与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高中数学教育在核心素养的推进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追求。紧跟核心素养理念,确定定则运算、直观推理、逻辑思维构成[1]。教师需要让学生用能够发现、善于发现的眼睛看待这个由数学构成的世界,使用数学思维解读和探索世界。
        二、高中数学教育中的核心素养应用意义
        (一)顺利达成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新时代的教育话题与追求,是我国教育的最终目标。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二者相辅相成,承袭了核心素养、法则推理、逻辑思维内容。教师使用数学客观思维与抽象思维开展数学教学,能够凸显数学教育科学性与系统性。使用抽象联想、数学建模内容,带领学生将数学思维、数学知识融入实践,提高学生能动性。学生在实践探究和日常生活中感悟数学理念,践行核心素养,推动素质教育进步与实施。
        (二)培养数学观念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数学教育需要用理性眼光看待数学教学。高中数学教育过程中,教师不能单纯让学生只是掌握数学课当中的知识点和定理法则。教师需要让学生理想思考,明白数学知识逻辑顺序[2]。数学教育中学生逻辑思维、理性思维得到开发,学生知识面和视野面得到了拓展。学生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交流、沟通。
        (三)深入实践
        教学中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追求的基本法则。


教师在高中数学教育中渗透核心素养,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让教学工作稳定推进,形成正向效应。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打造高质量高中数学课堂的方式
        (一)调动学习积极性
        立足核心素养推进高中数学教学。为了让学生表现出数学知识学习爱好与兴趣,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将原本繁琐、枯燥、严肃的课堂变成容易理解、有趣的课堂,引入活泼、生动的元素。教师讲解抽象知识点的时候,营造活跃气氛十分重要[3]。教学需要先帮学生克服学习恐惧感、畏惧感,让学生形成学习主动性与能动性。在学生主动走进数学课堂,能够探索未知知识与领域以后,自然能够获得非常好的学习效果。
        比如在讲解函数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如果想要将原本抽象的知识点变成具体形象就需要教师创设趣味情景,让学生形成学习积极性、学习主动性。教师可以用编写顺口溜的方法,也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游戏。总之要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活跃的思想、积极的态度。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时刻保持学习活力,使学生在学习知识中明白了数学知识和生活之间的关系,提高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感知与理解水平。
        (二)数学情境激发兴趣
        过去教学中教师往往牢牢把握课堂主动权带领学生学习知识,学生学习十分被动,无法形成思考能力、创新能力。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创新素质、创新能力培养,这样才能为社会输送优质人才。教师需要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明白与理解高中数学知识神奇与奥秘,在一步步的推进中,走向创新道路。
        (三)生活化教学
        数学本就是一门从生活中来的学科,教师可以用生活中的现象解释数学知识,也可以用数学知识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阻碍与问题。数学教育需要重视实践,创造实践学习环境、实践学习课堂,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学习知识,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教师有必要将生活与书本知识融为一体,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结语:核心素养背景下,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思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理念、思维结构的时候,需要充分按照核心素养要求教学。教师创造趣味学习环境,使学生形成学习主动性。有了主动性以后在实践中感知数学知识的魅力和奥秘,真正进入到数学的世界,在数学的世界畅所欲言和遨游,有效培养学生的素质与核心品质。
参考文献:
[1]黎夏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J].教育界,2020(48):24-25.
[2]杨颖.探析高中数学解题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139.
[3]钱琳.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途径[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