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下   作者:宋俊杰
[导读]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有利于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后再次提升数学运算思维和能力。

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  宋俊杰  151600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有利于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后再次提升数学运算思维和能力。通过对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出现学生解题思路匮乏、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较差等现象的解析,提出一系列通过高中数学创新教学方式进行学生的反思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对现代高中数学教育过程提供可行性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反思能力;学习兴趣
        引言: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对数学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需要从知识体系中提炼解题方法,理论结合实际解决数学问题,在解题过程中,会存在偏差,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反思能力的培养,可以极大提高数学学习与解题的效率。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将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应用到试题中,做到举一反三,学生思维能力和反思能力得提高需要教师进行引导与鼓励,通过提升数学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反思习惯,达到全面提升综合素质的目标。
        一、高中数学教学出现的问题
        高中素质教育的进程在加快,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教育逐渐转变为塑造学生完整的核心素养体系。传统应试教育着重培养能够高分通过考试的学生,但是此类教育模式的缺陷非常明显,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育行业将重心转移到全面培养与发展的目标上来,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素质教育以及核心素养的提升,学生的反思思维能力急需提高。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难免出现学生以课堂为中心,只是一味的接受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离开试卷就缺乏应用精神,刻板的思维模式需要教师进行反思,教学方式的缺失让学生产生刻板思维模式。高中数学教育的普遍现象体现教师对于新型教育形式的认识不够深刻学生时常出现缺乏独立思考等情形,这是现今高中教育所表现出来最明显的问题。
        二、提高学生反思能力的措施
        (一)培养学生反思习惯
        高中数学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反思习惯需要数学教师循序渐进进行培养。通过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的讲解,让学生明白自己所想的解决方法与最便捷的解决方法之间的差距在哪里慢慢形成自己对于数学问题的反思习惯[1]。以人教A版高二必修三《统计》章节知识为例,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有正相关和负相关两种类型,在求解回归方程的过程中,学生会在计算距离上出现偏差,此类情况教师需要训练学生的运算能力,在计算最小二乘法时,用计算机模拟计算过程,让学生反思自己在计算过程中出现偏差的地方在哪里,下次计算的过程中不会在此处出现错误。通过此种情形的反思能力的训练,学生对于反思行为有了相关理解与概念,能够主动形成反思型行为反射。通过培养学生在求解数学问题中的反思能力,间接训练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素质教育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提高反思学习兴趣
        提高数学解题过程中的反思学习兴趣,需要教师进行因材施教,数学知识不仅是鼓噪无味的定理公式,数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借此提高学生对于数学题反思的学习兴趣[2]以人教A版高二必修四《三角函数》为例,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章节就需要教师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在课程开始之前让学生思考三角函数方程式所包围的形状是什么样的,通过计算机模拟描绘出三角函数的图像画面,让学生对自我认知与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在讲解三角函数都具备哪些可观察到的性质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设想三角函数具有几类性质,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解答,之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于此类问题解答的思维,在应用函数性质的过程中能够进行联想想象,在学生脑中形成创新的思维模式,能够让反思思维刻画在大脑中。提高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反思兴趣,还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对数学概念进行展示,生动形象地为学生讲授理论知识,让学生能够在反思之后提高数学运算解题的能力。
        (三)培养解题反思能力
        培养学生的解题后反思能力,不仅需要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营造反思氛围,利用信息技术多样化提升学生反思兴趣,分组讨论的形式能够更深毒地提升反思能力[3]。以人教A版高二选修1-1《导数及其应用》为例,导数在生活中的优化问题应用广泛,生活中时常出现求利润最大、用料最省、效率最高等求最优解的问题,数学应用题中时常有此类题型出现,例如求磁盘最大存储量问题,很多学生直接通过计算存储区域大小进而得到最大存储量,但是在教师进行讲解之后,需要考虑磁盘最内磁道与最外部磁道存储量与半径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通过题目的计算明确自己的做题能力,对于数学问题的解决方式需要学生自行决定并选择,学生解题反思的能力一方面需要教师引导和创设情境,还需要学生之间团结合作,共同提升解题后反思效果,能够对学生未来完整的逻辑思维判断能力提供基础。通过培养学生解题后的反思能力,将数学理论知识转换为学生脑中的具象化思维,提升学生反思学习的水平至关重要。
        结束语: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有利于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后再次提升数学运算思维和能力。通过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的讲解,让学生明白自己所想的解决方法与最便捷的解决方法之间的差距在哪里,慢慢形成自己对于数学问题的反思习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还需要提升反思学习的兴趣,数学知识不仅是鼓噪无味的定理公式,还需要数形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于数学题反思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查永祥.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培养的反思[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9(09):8.
[2]林根新.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J].高考,2019(15):160.
[3]陈安学.高中数学解题反思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读写算,2018(34):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