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浅探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下   作者:王建民
[导读] 高效课堂是指教师将科学教育理念作为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再加上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习到重要的知识。

河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王建民   050000

摘要:高效课堂是指教师将科学教育理念作为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再加上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习到重要的知识。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素养,加深他们对古诗词内涵的理解,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遗产,并与先进的文化融为一体。借助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实现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新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方法
        引言
        古诗词用简单的语言描绘出最深远的意境,寄托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深远情感。因此,学生学习古诗词,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艺术鉴赏水平,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但是由于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程设置也较单一,因此,古诗词的教学成为初中教学的难点,学校要不断地改变教学方法和传统的教学观念,下面就初中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一、强化课前预习,为课堂教学夯实基础
        由于受课堂进度和课堂时间的影响,教师会用仅仅课堂的45分钟对所学的古诗词进行讲授由于时间较仓促,所以即使老师能够将古诗词所表达的意思全部进行讲授,学生也会因为跟不上老师的步伐而忽略很多重要的内容。因此课前预习就会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课前预习并不是盲目地进行预习,第一,学生要对作者有一个简略的了解,比如了解作者的生平、生活的年代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写出此诗。第二,学生要对整篇诗进行通读,找出重点难点,先自己翻译整篇诗所描述的意思。第三,学生要对自己不懂的地方进行记录,以便在上课中能够着重听讲这部分内容。只有做好课前预习,才能够提高课堂效率,为课堂教学夯实基础。比如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词中有一篇名诗叫《观沧海》。它是曹操的名篇。首先了解作者简介以及作者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作的此诗,比如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登临碣石山。他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第二,找出重点理解的词句,比如澹澹:水波摇动的样子。竦峙:高高地挺立。竦通“耸”,高。峙:挺立。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等,然后用自己的话对文章进行整体的翻译。第三,记录下来自己对这篇诗不懂的地方,比如,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整首诗的写作风格是什么样的,再在上课时认真听讲。做好课前预习,课上跟随老师的讲解就很容易。



        二、知人论世,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古诗词的优美之处就在于它用很简短、很精确的话语就能够表达出作者的丰富情感,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值得学生们去继承和发扬。但是每个作者在写诗的时候,都是对自己所处、所见、所想的有感而发,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作者在何种情况下作的此诗对学生明白整个文章的深层含义有着重大的作用。因此知其人,论其事,学生在学习古诗词之前应对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所处何种情况下作的此诗要先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才能够很好地理解古诗词。如果有一些诗脱离作者的生平简介以及背景去理解,那么这首诗从字面就只能理解为一些山水诗或者田园诗,理解不到其中丰富的情感以及哲理。比如初中古诗词中有一篇诗作为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单从文章的字面意思来理解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看到三峡水流湍急,船行之快,是一首山水诗,但是如果仅这样理解的话,这首诗就枉为千古绝唱了。其实这首诗是在作者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春天,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到夜郎,取道四川赶赴被贬谪的地方。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被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作者重获自由的一种喜悦感。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了解到作者的生平以及背景,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那么对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情感以及思想就能够很好地理解,也就是所谓的知人论世。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
        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有效的师生互动不仅可以缓解教学压力,还可以改变学生对古诗词的刻板印象,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利于使学生快乐的探索学习古诗词的知识。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从学习的内容入手,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设计互动方式,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主动性。在互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修正,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理解,真正理解古诗的内容。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而且有助于学生学习理解古诗词的内涵。
        结束语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作品,古诗词应该被我们传承并发展。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诗词学习兴趣,沟通课堂内外的古诗词,让学生理解诗词、习得诗词,真正树立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张学光.论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优化[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三).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530-532.
[2]江麒麟.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古文教学策略[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194-196.
[3]张伟娜.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存问题及策略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34):84-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