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应从学生角度出发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下   作者:严小云
[导读]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尤其是数学学科的学习,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成绩提升有很大帮助。

福清市占泽中心寻头小学  严小云 

摘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尤其是数学学科的学习,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成绩提升有很大帮助。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学习思维和激发学生创造力的重要环境。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特点培养学生思维和能力。文章中简要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从学生角度出发如何进行数学良好教学。以下观点仅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学生思维
        小学数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是学科学习的特点。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课堂实践。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开展良好教学。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有全新的认识和理解,才能保证课堂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调动学生参加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探索数学难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小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不同,因此接受数学知识和运用能力也存在一定差别。身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不同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别,开展有针对性的数学教学,才能提升整体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会根据班级学生的平均教学水平开展教学,会忽略定义、概念等基础内容的教学。针对课后具有创新难度的习题,教师可能会考虑到大部分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不会过多的讲解不属于大纲要求的数学内容,因此导致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教学,而基础好的学生无法进一步提升自我。
        二、基于学生视角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一)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教师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感悟。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学习知识的状态中,因此不能理解数学学习知识的深刻内涵,也不利于自身发展。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1]。基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建立明确的理论知识结构和框架体系,提供给学生更多自由学习和探索知识的空间。小学时期是学生对教师需求最大的一个阶段。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有限,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知识讲述是学生知识学习的主要方式。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做好课堂的教学引导,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促进自我发展的同时更好的培养思维能力和掌握多样化学习方式。
        (二)采用情境式数学课堂教学方式
        数学学科的抽象化教学特征决定了学生在学习和理解过程中存在难度。一些年龄较小且思维能力弱的学生,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尤其困难的。


如果不能找到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会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产生严重的排斥心理,丧失学习兴趣,导致学习成绩下降。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创设情境式数学课堂教学,引入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开展良好教学。学生在学习中接触到熟悉且感兴趣的事物,会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知识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提出一些趣味性教学问题,达到活跃课堂氛围的目的。这种教学方式增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感染下学习知识,激发自身的创新思维模式。近距离的互动沟通增强了学生的知识探索欲望,更加了解自身的学习需求。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意识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这体现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意识的培养上。应试教育是传统的教学形式,其特点为传授理论知识。由于不注重学习方法的教导,因此学生大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知识记忆,对学生的高难度课程知识学习是十分不利的。小学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数学问题的探讨[2]。新时代对于人才要求越来越高,掌握合作、学习能力是最基本的。尤其是小学数学要求学生具有归纳和总结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提供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特点进行小组划分,共同探讨数学题目和相关内容。合作学习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是有帮助的,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方法。小学数学课堂中,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对事物产生新的认识和见解。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抽象和逻辑性强是数学学科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依靠教师讲解,是很难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的。学生在知识学习中可能会出现不理解,运用不到位的情况而新媒体教学资源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教学现状。教师利用多媒体资源可以转化复杂的数学问题,拆分成学生能够理解和学习的简单部分,学习起来比较容易。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模式基本上为模仿学习。基于这一点,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理清数学学习的基本结构。教师也可以提供给给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例如三角形和正方形图形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动手裁剪图形,观察形状特点,在长度、面积公式学习上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结束语
        由上文可知,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与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和学习意识培养息息相关。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的时间,建立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数学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此外,课堂教学中也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等方式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厅提供给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这都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思维的有效方式,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对学生的后续课程学习有帮助。
参考文献:
[1]宋永红.试论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J].学周刊,2020(5):46.
[2]杨玉梅.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J].学周刊,2020(5):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