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林彩红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下   作者:林彩红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深入发展,各学科教学工作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生也从中获取了更多的学习方法指导和全新的学习体育。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第二小学   林彩红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深入发展,各学科教学工作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生也从中获取了更多的学习方法指导和全新的学习体育。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应该不断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此,主要结合教学实践,从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想象,自主探索学习、能力培养,迁移训练、最后的巩固提高这三个环节展开讨论,提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相关策略,希望可以给相关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的最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可以具有初步的运用基础知识能力及探索知识的能力,教师应该不断地开展阅读兴趣教学,重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不断地提高孩子的语文能力。同时还需要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工作中,不断地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识,运用新的学法获取知识。
      一、 创设不同的情境,激发孩子想象力
      任何事物的学习如果有了兴趣的刺激,就会产生无限的动力,对于学生来说,只有产生了学习兴趣,自身才会主动、积极地去探索学习新知识,那么如何鼓舞、唤醒或者激发学生对学习的这种兴趣呢,就需要运用先进的教学策略和手段。首先可以从教材方面着手,从学习的内容考虑,根据课文实际的表达内容和形式,创设不同的情境,以此来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学生也可以根据创设的情境来走进文本,教师可以通过先用多媒体课件的模式来展示不同的草原风貌和美景:洁白的羊群,蓝蓝的天空,一望无垠的草原等。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一段,这样就如同课件的配音一样,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情境体验,自然而然地就融入课文的情境中,对草原会产生一种全新的感性认识。对于不同的教材内容可以创设出不同的情境,这有利于让学生在脑海中产生不同的形象,并从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感染力。
      二、 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新課程标准》明确指出:“引导学生调整学习方式,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提倡的学习方式。教师需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精心设计主体活动,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形成自主探索的课堂教学氛围,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该考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主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一定的指导和建议。人物对话教学,可采用分角色、师生合作、同桌合作朗读,还可以删改文中人物对话时的语气词、省略号等来与原文进行比较朗读,启发学生体会原文中语言描写的妙处,理解人物对话时的内心情感,感受人物形象。鼓励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自己组织语言来表述内心的感悟和知识的积累部分。



      (一) 通过阅读感知,自主进行知识的探索
      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架构很多时候需要从不断地阅读感知中逐步地获取,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自主地去操作、探索感知不同的知识,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可以得到更多的锻炼,对于所学的知识才能有更加深入的巩固和消化。一是抓住有生命的植物、动物在夏天里长得快,变化大的特点;二是没有生命的山水、铁轨、马路也在夏天里迅速地生长;三是引出人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课文以描写为主,语言优美,表达富有特色,再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生物在夏天里的成长是飞快的、跳跃的、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二) 小组分工讨论,共同探索新知识?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内部进行前期的讨论和交流,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可以利用小组的模式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断地加强各种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更多地发挥学生学习主人公的作用。小组的讨论学习,还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彼此之间的倾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教师可以将课文中的一些重难点划分,然后由小组内部先进行讨论总结,对于不同意见的要鼓励大家积极发言,然后再通过具体的讲解来破解学生心中的疑惑。这样在学生的讨论中,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闰土清晰地浮现在我们的眼前。
        三、利用实际有用的问题进行内容引导提高语文学习过程的乐趣
      阅读部分是语文的重点内容,教师不能忽视教学的过程,要及时注意学生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纠正学生的错误,避免他们偏离正确的阅读方向,不利于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在阅读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改正阅读错误,教师可以利用引导的方式,在要求学生阅读之前,让学生独自通过阅读的方式找到问题的答案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记忆,利用这个方式,可以改变以往课堂的枯燥无味,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过程中进行学习,能够让他们保持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的效率。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提高创设不同的情境,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索,迁移并实践所学知识,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于语言阅读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教师应该积极地做好引导工作,重新确立学生的主导学习地位,不能一味地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有不断地探索和开创新的教学模式才能为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工作带来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张慧,邵长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33):132-133.
[2]王亮.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探究[J].学周刊,2018(34):132-133.?
[3]卢晓惠,李丹.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8(17):61-63.
[4]孙继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青海教育,2018(5):30-31.
[5]雒贵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8(8):128-129.
[6]董淑红.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探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32(1):153-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