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下   作者:王红光
[导读] 初中英语教学的难度并不低,尤其是在传统文化的渗透过程中,需要寻找到一些渗透的切入点,让学生在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懂得站在不同的层面来掌握、运用,让英语知识和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科学整合,这对于教育进步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云南省陆良县第三中学     王红光   655603

摘要:初中英语教学的难度并不低,尤其是在传统文化的渗透过程中,需要寻找到一些渗透的切入点,让学生在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懂得站在不同的层面来掌握、运用,让英语知识和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科学整合,这对于教育进步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章对初中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中国传统文化;渗透
        引言
        在传统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忽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使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缺失,这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英语教育教学新形势下,许多教师意识到了传统文化之于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价值,继而不断优化教学模式与方式,将英语课堂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做到相得益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芒闪耀初中英语课堂。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性
        (一)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都说文化无国界,而且现在是全球文化共同发展的年代,那就避免不了文化和文化之间的交流。我们中国的青少年在刻苦努力学习英文时,其他国家也在学习我们的中文口语。因为我国现在已经不再是以前的中国,我国现在在世界上展示出的形象是热爱和平的大国形象。所以,其他国家纷纷效仿,学习我国的语言,那么为了我国和其他国家可以无障碍的交流,我国的青少年也应该学习英文。而且在向外国人介绍我国时,我国的青少年可以以一口流利的英文向他们展示我国以往的传统文化,增强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我国现在经济全球化已经是必然的趋势,所以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也正在进行。西方国家优秀的文化我国可以接受,我国的传统文化可以在西方国家流行。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英语教学隶属语言类教学范畴,它除了具有工具性特点之外,还具有人文性特征。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关注其人文性特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课,让学生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丰富精神世界,了解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独一无二、璀璨绽放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还能促进其人格的完善和发展。如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先秦诸子选读》中的思辨思维,以及孔子、孟子、荀子、庄子等的文化思想对学生人格发展意义重大。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
        (一)认知其必要性,增加学生对于优秀文化的认同感
        初中阶段英语课堂上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其最主要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对传统的文化内涵进行吸收和传承,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都是中国历史的沧桑巨变,以及积淀下来的精华,是中华五千年发展过程中智慧的结晶。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我国国民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历久弥新的财富,这也是中华建设过程中,精神文化家园所实现的重要支撑。英语课堂教学中,想要对中华的传统文化进行渗透,就需要丰富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增加学生对于优秀文化的认同感。
        (二)利用练习的时间,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加入其中
        学生在学习初中英语时,需要完成教师布置的多项练习,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清晰掌握教师所讲授的英语知识。但是,许多教师认为学生在这一时期所要面临的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高考,所以在布置相关的练习题时会超出学生所能承受的范围,教辅资料与试卷的发放量也相当大,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十分苦恼的事情,但是教师可以抓住这一机会,从学生进行练习的试卷当中挖掘出其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的成分,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开心地完成英语习题。而当他们完成了这些英语习题后也就自然而然掌握了一些传统的中华文化。例如,当练习与汉字的由来、剪纸等手工艺文化作品以及传统节日、农历知识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将这些关键词提炼出来为学生讲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并要求学生记住这些单词的发音与汉语意思。另外,教师还需要提前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整理好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故事,拿到课上来为学生进行展示加深他们对这些传统文化的了解,丰富学生的英语积累量。
        (三)体现其学科性,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学科性是初中阶段英语课程中,其主要特点提出的基础要求,因为初中阶段英语课堂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更是需要把英语这一学科所具有的特点进行呈现,也需要遵循这堂课所具有的规律。因此,教师更是需要创造出一定的机会,利用学习的规律,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本土文化的重要性,学会不断地转换模式,让学生能够尝试性地对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表达。如,可以让学生利用流利的英语,对我国祖国的大好河山进行介绍,以此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也能够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结束语
        我国初中英语的教学表面上是学习英语单词、英语语法、英语句子,或者是一篇篇的英语课文,需要背诵、熟记、朗读。但透过表面看本质,要求学生掌握单词句子是为了学生可以很好的、流利的用英文说话。掌握语法是为了学生说英文时句子不会出现语法错误,只有学生把基础打好才可以做到与西方友人无障碍的沟通交流。而且向他们介绍我国的传统文化时也会油然而生自豪感。总而言之,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课堂可以促进中西方的文化交流,让我国的少年把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刘建.对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9(11):22-26.
[2]孙美玲.初中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J].中华少年,2019(31):201+204.
[3]林传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策略[J].学苑教育,2019(20):74-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