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开展方法探究 李锐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下   作者:李锐
[导读] 要想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效率,增强其对生活问题的认知度,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并明确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案,促使学生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结合所学内容,找到相关问题的答案。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富村镇广发新店小学  李锐   655500

摘要:要想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效率,增强其对生活问题的认知度,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并明确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案,促使学生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结合所学内容,找到相关问题的答案。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开展方法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情境;开展方法
        引言
        小学是为学生学习打基础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学科中各个知识点的教育灌输,还是对学生学科兴趣、学科认知的培养,都要抓住这个阶段进行。采用生活情境方法进行数学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纠正学生对数学学科的错误认知,为小学数学课堂迎来崭新的局面。
        一、生活情境的创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学优势
        (一)有助于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不再仅仅是数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进行现实生活的发现、分析与解决,并在这一过程中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因此,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学生就能在这一教学情境的引领下,在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中,通过数学知识的实践及综合运用,进行自身数学综合素质能力的锻炼与提升,从而有效的促进了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学阶段的数学题会随着年级的增高越来越抽象,难度越来越大,小学生属于形象思维,与高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存在一定的差距,对于比较抽象的问题难以把握,所以当教师将死板的概念具象化、与生活情境相联系、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时,可以降低问题的难度,学生也会更容易接受,与此同时,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探讨,随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开展方法
        (一)紧密联系教学内容构建生活情境,实现知识点的有效过渡
        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本来就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只不过这种应用很多时候是以并不直观的方式来呈现的,因此很难被学生感知。采用生活情境方法进行数学教学,教师要在生活情境的构建方面把握一个原则:紧密围绕课本内容、教材内容来进行。教师应当避免生活情境与课本知识的关联太复杂,或者太隐晦,这是因为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还不足以进行复杂的分析和梳理。如果教师构建的生活情境信息量太大,或者不够直观,学生很可能难以明白。在这样的情况下,生活情境的构建反而会成为学生认知数学知识原理的阻力。



        (二)通过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行有效的生活化情境的创设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单一、枯燥的课堂讲解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丰富多彩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非常现实的必要性和教育意义。而在对多元化教学活动进行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就应通过与生活化教学情境模式的整合,来开展具有生活化因素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能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与学生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有助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数学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注重课前游戏的导入,设置和生活相关联的场景
        对于小学生来说一节课可能只有十几分钟是集中注意力的,甚至有些学生在刚上课时就无法集中注意力,因此,课前的导入很重要,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学生常在生活中玩的游戏来导入新课,例如在学习“认识图形”时,学生经常会玩跳房子,房子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教师可以请3—4为学生上来进行游戏,并导入今天的新课“认识图形”,教师出示图片,请同学来说一说分别是什么图形,通过生活中常玩的游戏来导入新课,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整节课的学习中。
        (四)进行生活化情境导入,激发小学生课堂参与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课堂教学活动来说,导入环节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一个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导入活动,能够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效率。对此,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做好课前准备,并根据学生们的兴趣爱好、教学内容,制定出富有生活化气息的导入活动,力图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生活化游戏教学的引入可以以《时、分、秒》这一教学课程为例,数学教师在简要阐述有关时、分、秒的概念和演示如何摆动时针、分针、秒针得到自己所需的时间后,可以将学生等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自由动手制作简易时钟,而后由教师报出时间,学生拨动所制作的简易时钟,看哪个小组最快拨动出数学教师所播报的时间,以游戏化的生活情境教学方式激发小学生课堂参与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小学数学又是基础,课堂的教学质量决定着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程度,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引入生活情境的意义,提出了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先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运用生活化的语言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关注日常生活,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发瑞.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开展分析[J].中华少年,2019(30):79.
[2]王托喜.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9):172.
[3]张艳萍.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165-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