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指导有效性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下   作者:代丽
[导读] 在新课程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课程改革核心理念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而其中阅读素养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更是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终身发展。

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文星小学   代丽  638300

摘要:在新课程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课程改革核心理念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而其中阅读素养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更是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终身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采用合理的阅读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和道德品质,从而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简析 基于核心素养的 小学语文 阅读指导 有效性策略
        引言
        在新时代下,教育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地改革。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教师应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为主,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好所学的知识。在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之中不断培养,在学习之中不断得到提升。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通过创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让学生主动进行阅读学习,从而大幅度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考虑到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并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以小学二年级下册为例:当讲解《小马过河》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做一个小视频。在视频里教师可以插入一些有关小马过河的卡通图片和文字,并将《小马过河》这篇课文用生动的声音读出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播放这段视频,让学生的注意力充分集中起来,这有助于快速地让学生了解这篇文章所要描述的主要内容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将语文阅读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
        语文知识内容和实际生活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应该充分的联系生活实际,从而使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高。例如,教师在讲解《将相和》一课时,学生们通过阅读,对文章的大概内容得到了了解,但是更加深刻的涵义并没有完全理解。教师在学生阅读后进行讲解,并将其和生活实际相联系,从学生的生活角度来对负荆请罪这一课的内容进行诠释,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而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将文章内容进行解释,那么学生只能了解事情发生的经过和结果,但却无法从中学习到道理也无法受到相应的启示,只是单纯的将文章阅读作为一项任务完成,这样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所以教师应该在讲课前先对学生灌输和文章内容有关的生活实际,这样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更加的容易,而且还能够体会到故事中两个主人公之间的思想活动,一边感慨蔺相如的大局观,一边为廉颇知错就改的行为感到欣赏。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在联系实际生活的过程中,更好的找到文章的切入点进行分析和阅读,充分的理解课本内容,并受到一定的启发,培养自身的核心素养。



        三、点亮学生思维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语文教学是在实现言语沟通基础上对语言进行思考。在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这样的现象,很多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语言表达所需要的词汇和句子,但是仍然会在日常交流和语文课堂练习中出现逻辑错误与表达意义不清的问题。需要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拓展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课内外阅读理解的分析引导学生弄清作者的逻辑表达,教授学生学会分析作者的表达方式。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积累是学生完成阅读思维训练的重要途径。最后,教师注意引导和培养学生质疑,培养批判性思维。
        四、以读为本,注重鉴赏
        在语文这门课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以读为本,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以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为例,在教师讲解《彩色的梦》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一小部分时间大声朗读,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文章主旨。另外,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文章的内容时,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深层次的内容,帮助学生学会如何鉴赏文章。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下这篇文章的寓意以及文章利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和修辞。教师也可以为学生画出这篇文章的好段和好句,让学生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对其进行记忆。
        五、培养学生语感,让学生多读多看
        为了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广泛地选择阅读材料,拓展其阅读量从而积累语言文字。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其具备坚实的语文核心素养。学生要想形成良好的语感,首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自读的方式去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让学生在自读文章的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形成良好的语感。在学生遇到不认识或者不理解的字、词时可以画圈标记待通读全文后再向教师请教,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其次,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应该反复的品味文章中语言文字的魅力,学生除了阅读课本内容,教师还应该注意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在大量的课外阅读材料中汲取语文知识。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推荐适合的课外阅读材料。从而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培养语感,提高其语文核心素养。
        结束语
        现如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然成为教育过程中的又一重要方向,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身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需要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并为之做出努力,致力于向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这正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参考文献
[1]拉毛吉.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47.
[2]郭文丰.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06):94-96.
[3]矫婷婷.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二).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78-3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