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下   作者:杨津
[导读] 在教育深入发展下,人们对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要求越来越高了,高中化学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授基础的化学知识,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化学学习情况,围绕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展开教学,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学习化学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

四川省阆中市河溪中学校 杨津 637400

摘要:在教育深入发展下,人们对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要求越来越高了,高中化学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授基础的化学知识,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化学学习情况,围绕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展开教学,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学习化学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
关键词:浅谈 高中化学教学 提高学生 学习主动性
        引言
        在高中化学课堂上,部分学生呈现出一种消极懒怠的学习态度,学生不会主动思考和探索,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对学生的学习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并且,高中生即将走向更高学府,将要接触更复杂的知识和更宽松的学习环境,届时,学生很难得到老师事无巨细的指导,更多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学生主动、独立地去获取,这便体现了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价值。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点阐述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一、加强以问代讲,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
        在以往的学习历程中,很多学生接受的是传统教育,在这种课堂模式中,学生不必深思和质疑,只需亦步亦趋地跟随老师的脚步,接受现成的知识和结论。但时间一久,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便会受到限制。而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探究的推动力,并且对提高学生的凝聚力具有很好的效果。例如,在学习《铁的多样性》一课时,教师先提问道:“在教师们的生活中,你知道哪些含有铁元素的物质?它们有哪些应用?”没有现成答案的供给,且问题符合学生的兴趣,学生积极地展开了讨论。随后,学生举出铁锅、铁矿石、补铁保健品、铁粉等例子。接着,教师补充了FeSO4溶液和FeCl3溶液,通过提问让学生说明铁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几种状态接着,教师引出本节课的主要研究对象:亚铁盐和铁盐,并展示问题:“亚铁盐和铁盐有哪些区别?”“你能根据知识经验预测它们各自的性质,并通过科学的手段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吗?”在问题的催动下,学生主动和身边的同学探讨,积极提出猜想,并根据猜想设计实验计划。可见,通过以上方式,可以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从而逐渐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二、联系学生常识,创设熟悉情境
        高中化学课本上的知识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高中化学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应该注重引入生活元素,使学生能够因生活元素对化学知识产生亲切感,让学生能够更为积极地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例如,在学习“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中的“杜康”是什么意思?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并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可以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不同种类的酒,并根据实际经验总结出乙醇的一些物理性质,比如无色、易挥发、有香气等。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打开课本,带领学生验证自己的猜想。


通过以上方式,可以呈现化学课堂亲切有趣的一面,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并使学生在思考化学问题时获得灵感。
        三、采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作为一门将实验当作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里包含着众多形态各异的实验器材以及生动形象的实验现象,都可以对学生的各个器官进行强烈的刺激,使学生对于学习产生兴趣。例如,在进行“Na和H2O发生反应性质”的实验教学时,首先设计实验:在HCL(稀)、C2H6O中分别加入一小粒的Na,会出现怎样的现象呢?在进行H2O2和CO2反应的课堂实验时,设计H2O2和CO2发生反应,要求学生依据实验的现象来研究其本质。借助设计实验问题,更好地激起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对于反应的过程具有更深一步的理解与感受,并且也培育学生刻苦钻研、积极创造的精神。此外,化学实验还能够更好地培育学生自身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协调能力,对于学生自身整体素质的增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化学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应该更好地发挥实验教学具有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创新,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体会到化学知识具有的魅力,提升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更为形象地学习化学
        化学教材是以大量文字和少量图片来呈现知识内容的,这对学生来说难免显得单调乏味。而且在高中化学中的很多研究对象是我们肉眼不可见的,这就使学习化学更为困难。然而,信息技术的出现为化学教学打开了崭新的篇章。在高中化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工具,将知识内容以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从而吸引学生的兴趣,优化学生的视觉体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有更直观的理解。如,在教授“海水中的化学元素”这一节化学知识时,笔者考虑到本课涉及化学实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化学实验,笔者便巧妙地应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备课阶段,笔者仔细地探究了本课所涉及的化学实验,利用网络搜集了与之相关的视频资源,将视频资源放在了课件里。在具体的教学中,笔者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开课件,向学生展示笔者所搜集的视频,视频以形象的画面和生动的讲解,向学生展示了化学实验,学生能够认真地观看视频,了解化学实验,从而更为形象地学习了化学知识,提升了学生的化学理解力。总之,高中化学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该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以此使学生的化学学习更为形象,让学生更有兴趣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课堂上,教师需要体现化学的趣味性,发挥学生的重要性,让学生逐渐形成主动探索的意识,从而强化其学习效果,为学生日后在化学领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尹仕.浅谈激发高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J].才智,2020(17):159.
[2]闫亚红.分析高中化学趣味性教学模式的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5):246.
[3]刘潇琳.高中化学学习兴趣培养的重要性分析[J].传播力研究,2019,3(01):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