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下   作者:龚雪梅
[导读] 作为高中文综教学中极为重要的学科之一,历史学科涉及的知识内容非常广泛且知识体系极具综合性,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也为学生的学习带来较大的困扰。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高级中学 龚雪梅 655000

摘要:作为高中文综教学中极为重要的学科之一,历史学科涉及的知识内容非常广泛且知识体系极具综合性,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也为学生的学习带来较大的困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便捷性和高效性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互联网中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与实际教学进行深度融合,使高中历史学科教学满足现代化教育的要求,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将对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进行探讨,仅供业内人员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历史;深度融合;实践策略
        引言
        历史是一门多方面的学科,学史以明鉴,学习历史从而在宏观的角度了解世界上正在发生的变化。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活动时,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突破传统历史教学的弊端,在传授给学生历史知识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历史学习思维,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和历史核心素养。
        一、现阶段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
        高中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通常只看重对历史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调动学生积极性、丰富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导致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氛围极为枯燥的状况。这种教学方式也使学生不能表达出个人对历史的看法,造成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趋于机械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提升。
        (二)学生学习难度大效率较低
        在普通教学过程中,高中历史知识较多,学生需要学习、记忆的知识点繁杂,由于学习难度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差,学习效果常常不尽如人意。这时,教师需要通过微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提升教学效率。
        (三)教师对新课程内容理解不够深入
        新课标的改革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一定的变动,同时增加了对传统教学内容的选择标准。但大多数高中历史教师未深入了解历史教学内容的精髓,导致教师在教学时无法把历史课堂教学与学生对历史的认知与感悟进行有机结合,导致课堂效率低。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
        (一)合理利用影视资源,突破难点教学
        在高中历史知识学习中,由于历史距离学生生活的时代非常久远,学生在学习中面临着一定的困难。据此,教师在开展情境教学法的时候,可充分结合当前的一些影视资料,借助与历史高度契合的影视资料,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进而引导学生在形象的影视情境中,更好地感知历史、理解历史并与历史人物产生情感共鸣。


例如,在“甲午中日战争”的教学中,教师就选择了《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的精彩片段,给学生创设了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对当时的清政府进行形象地感知,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以及中国军人为保卫国家不向日本人投降的铮铮铁骨。如此一来,通过影视资料创设的教学情境,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氛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历史学习中,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使得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增强了民族危机感和责任感,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加强线上沟通,强化课后知识交流
        信息技术可以切实拉近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距离,突破以往信息交流中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提高沟通效率。因此,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线上课堂”的模式丰富高中历史教学模式,使师生间、生生间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对历史学科知识的学习与实时讨论,以增强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三)借助多媒体技术,实现历史的高效学习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历史课堂教学中,已经成为教师的左膀右臂。在开展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将久远的历史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促使学生在这一教学情境中,实现历史的高效学习。例如:在学习《美术的辉煌》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去展示我国古代以及西方的美术作品,让学生们能够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去了解一些历史知识,在这样的过程中也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为图片和视频是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有效地去结合教材与教学重难点,在网络上找到一些符合学生学习的图片或视频,利用这些图片、视频更好的去引导学生们进行想象和思考,同时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也可以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最终可以为高中学生们打造一个高效的历史课堂。
        (四)利用微课开展反转课堂,开启记忆宝库
        高中历史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记忆力,对学生本身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现阶段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要注重学生这种能力的培养,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促进学生的学习。如由于课堂时间是有限的,部分学生很难完全掌握相关的知识,还有部分学生很容易出现知识链断裂的问题。因此,老师们可以录制相关的微课视频,并且发送给每个学生,方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后复习时,都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真正记住知识点。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是现代化高中教学的必然趋势,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全面性、快捷性和模拟性的主要优势,通过对高中历史学科内容的充实、对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的延伸及对学生心理预期的贴合,强化高中历史知识的有效渗透,进而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万小燕.探究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的结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173-174.
[2]康雪.试论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J].科普童话,2019(43):121.
[3]周丽媛.运用信息技术优化高中历史教学的策略[J].高考,2019(35):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