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实施文化精准扶贫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下   作者:周小平
[导读] 文化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公共图书馆是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基础,所以其实施的文化精准扶贫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湖北武汉市新洲区图书馆  周小平430400

摘要:文化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公共图书馆是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基础,所以其实施的文化精准扶贫工作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的作用探究了公共图书馆实施文化精准扶贫的策略,以期可以丰富扶贫对象的精神思想与文化生活,从而为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策略
        前言:扶贫工作一直以来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而艰辛的工作,而精准扶贫是进一步发展粗放式扶贫的方式之一,是针对不同贫困地区环境与贫困农户实际情况,使用功能科学合理手段对扶贫对象实行精准识别、管理和帮扶的方法。而公共图书馆实施的文化精准扶贫则是精准扶贫中的一类,是对贫困地区文化与精神层面上的增强,应有效提升贫困地区人民群众文化素养,从而为扶贫对象提供农业技术支持,让他们可以摆脱本地贫困状况。
        一、公共图书馆实施文化精准扶贫的作用
        在公共图书馆实施文化精准扶贫,可以有效提升公共图书馆文化扶贫的针对性。从本质上分析得出,在贫困地区中所产生的贫困原因有很多,传统的扶贫模式并没有对文化扶贫对象文化素养进行了解,也没有有效区分扶贫对象,这种情况下的文化扶贫工作就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也无法在根源上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术能力,这样长时间下去,就会与公共图书馆文化扶贫工作的宗旨背道而驰,结合相应文献资料可以得知,在很多边远贫困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不足,使得人民群众文化素养较低,这时公共图书馆需要将贫困人群的文化程度进行精准区分,认识到每一个扶贫对象的文化需求与扶贫内容,从而满足公共图书馆精准扶贫的目的[1]。另外,可以改进文化扶贫制度要求,现阶段我国实行的文化扶贫制度在设计过程中拥有一定不足之处,并没有反映出扶贫精神,甚至还有部分地区违背了文化扶贫的初衷。有诸多公共图书馆所提供的书籍与当地经济发展不相符,也不能满足各地区的实际发展需求,并且所选书籍学术性过高,这就无法有效帮助当地村民得到正常应用。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就是由于在采购公共图书馆文化扶贫书籍时,是由相关扶贫部门进行统一采购,使得很多书籍与实际需求不相符,造成资源的浪费,而公共图书馆则会制定出完善的文化精准扶贫内容,结合当地文化资源实际情况,从而实现文化精准扶贫工作的科学性。
        二、公共图书馆实施文化精准扶贫的策略
        1.开展文化扶贫活动
        在公共图书馆整个文化精准扶贫过程中,精准识别文化扶贫对象是开展一切活动的前提,是扶贫工作的基础。所以公共图书馆在开展文化扶贫活动之前需要做一系列准备工作,在设计扶贫活动时要具有一定针对性,多结合大家的意见,尽可能满足文化扶贫对象需求,并要将活动建立在实际情况基础上,并制定出一套合理精准扶贫活动方案与计划。为了确保精准扶贫拥有针对性,公共图书馆需要提升农村扶贫活动的参与度,确保活动的大方向不偏离[2]。


并且在设计精准扶贫活动时可以结合包涵培训活动与社会实践来实现,在指导培训活动过程中,公共图书馆可以利用阅读推广活动的方式开展,培养扶贫对象拥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转变思想观念,从而为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打下基础。
        2.结合公共图书馆优势
        要充分利用好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扶贫活动,帮扶贫困乡镇地区建设公共图书屋和文化站点等。公共图书馆可以结合自身经费情况,无偿捐献一些图书资源,并召集一些职工捐赠有关农业、卫生、教育等方面的书籍,助力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另外,公共图书馆若想实现精准扶贫工作的落实,需要了解自身优势,依托于图书馆现有优势,从而开展相关工作,并与各地区政府相关部门合作,共同建设乡村文化,可以下乡举办有指导意义的专题讲座,帮助农民解决一些实际技术问题,拓展他们的农业技能。还可以结合多种渠道开展公共图书馆精准扶贫工作,人多力量大,这样能有效解决贫困地区资源匮乏现象。这样通过基层实践,让图书馆工作人员教育得到加强的同时也为公共图书馆精准扶贫案例资料提供了丰富素材,进而有效推动扶贫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3.提高扶贫对象文化素养
        现阶段公共图书馆需要做好自身定位,加强图书馆资源应用,结合公共图书馆基本原则,开展多样化扶贫活动,向贫困地区人群实行文化素养教育,并通过创建精神文化建设活动,例如读书活动等,实行因材施教,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其中,从而利用德育教育形式,使得人们在潜移默化中转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并且还需要结合各地区民间艺术传承,引导贫困地区扶贫对象积极参与到民俗中去,进而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
         4.创建完善的反馈评估机制
        在现阶段的精准扶贫工作中,公共图书馆需要结合实际发展状况创建文化精准扶贫管理机制,并积极与各贫困地区政府部门进行沟通交流,通过信息反馈调整好一些不适合的扶贫内容,并提升精准扶贫的效率[3]。并且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与配套性的评价体系,从而实现有效管理,公共图书馆需要将评估体系融入到精准扶贫内容中,对扶贫对象进行量化评估,使用验证的方式给予落实,进而从无形之中推动文化精准扶贫发展,帮助农民摆脱贫困现象。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共图书馆实施文化精准扶贫工作,有利于拓展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让贫困地区人口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这就需要公共图图书馆结合自身实际优势,开展精准扶贫活动,并建立完善的反馈评估机制,从而提升扶贫对象的文化素养与专业技能,从而提高扶贫工作的质量。因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实施文化精准扶贫的作用,并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实施文化精准扶贫的策略,希望本文可以为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策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冯春红. 公共图书馆实施文化精准扶贫的策略分析[J]. 卷宗, 2018(06):45.
[2]李东燕. 公共图书馆实施文化精准扶贫的策略[J]. 中外企业家, 2019, 639(13):141.
[3]郭智惠. 精准扶贫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文化扶贫路径探究[J]. 农业经济, 2018(05):55.
作者简介:周小平(1977.6-)男,汉族,湖北武汉,部室主任,大专学历;单位:武汉市新洲区图书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