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中培养学生良好体育健康习惯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下   作者:杨森
[导读] 结合当代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时代不断发展情况,新课标对于小学体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南江县关路镇关田小学    杨森   636669

摘要:结合当代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时代不断发展情况,新课标对于小学体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是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科目,对于学生形成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强健的体魄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部分学校及教师依然没有将体育课真正重视起来,忽略了学生的综合发展。没有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于体育课进行合理调整,教师没有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整改,导致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不高,效率不好,使学生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不利影响。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体育课中培养学生良好体育健康习惯的探讨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培养学生;体育健康习惯;策略
        引言
        在新形势下,小学的体育教学还存在着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模式与方法单一、枯燥等问题。我们体育教师可以充分参考上述新形式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策略,优化教学方法,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们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确保体育教学的质量。
        一、小学体育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一)教学内容多样化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必须结合小学生的发展特点保证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在教学的项目上,一定要保证多样性,设置适合不同学生的体育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在体育教学中,每节课应保持三个以上的体育活动数量,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相应的项目。合理配置不同项目的活动时间,从不同角度进行分配。并且在丰富外在活动多样性的同时要丰富活动的内涵和意义,保证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多样化发展。
       (二)教学内容循环化
        如果教学内容单一的话就会使学生失去想要加入的好奇心,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把握学生心理,采用教学内容循环化的方式进行教学,将多个体育活动进行一定的循环。保证每节课都有新的活动内容,提升和调整每节课的切入点。在定期的循环学习中既保证了学生的新鲜感又在不断的循环中使学生熟练地掌握相关的动作技能。这样全新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能够始终对于体育活动抱有极大的兴趣。通过每节课活动内容的变化以及新内容的注入,保证了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技能。
        二、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小学体育教学渐渐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大部分教师对体育教学存在错误的认识,觉得在体育课上简单地带着学生们玩一玩就可以了,忽视了体育的育人意义。也有的教师片面地要求学生们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没能注意培养学生们的体育意识,令其养成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部分小学体育教师仅仅是围绕着教学目标,照本宣科地展开体育教学,没有考虑到小学生们的兴趣和爱好,教学模式单一、枯燥,教学方法不科学。大部分体育教师在实际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机械地向学生们介绍体育运动的动作和技巧,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不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小学体育课中培养学生良好体育健康习惯的探讨
       (一)开发社会实践,提高学生健康意识
        有效的社会实践组织活动能让学生在运动训练环节实现对理论知识的内化,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也能得到良好的训练,有助于增强体育运动教学整体效能。所以教师要注意结合体育教学需求适当开发社会实践活动,渗透体育健康防护方面的知识内容,拓展体育学活动的范围,增强小学阶段体育运动教育的综合影响力。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运动情感
        体育运动情感是小学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可以按照学生的体育运动知识技能学习需求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借助教学情境的应用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能保持积极的体育运动态度,主动针对体育运动知识技能进行探究,从而为学生体育运动情感核心素养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帮助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学校要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工作,学生仅仅通过课堂上的训练量是远远不足的,教师要注重对于学生锻炼积极性的提高,促进学生主动去进行体育锻炼。这就需要学校能下足功夫,督促每个学生都参与锻炼,并增加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深刻认识,提高他们的锻炼积极性,经过持续的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一定会提高。例如,在进行篮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讲解关于篮球的基础知识,帮助他们增加对篮球的了解在掌握一定基础知识之后,可以让学生积极进行练习,最后再传授一些简单的技巧,如三步上篮、胯下运球等。学校也可以定期举办篮球比赛,利用学生的竞意识,帮助他们加大训练量,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这样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小学阶段体育课程中活动的锻炼,能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拥有强健的体魄,这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作用,这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为之共同努力才能发挥体育课程的作用。学校要提高认识,把体育课程真正融入到小学教学目标中。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模式、丰富教学内容,致力于提高学生锻炼热情。家长要督促学生在学习之余积极加强体育锻炼,学生也要自觉注重锻炼身体。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促进他们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黄倩.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锻炼意识的策略[C].新教育时代教育学术成果汇编,2019:84.
[2]余英.浅议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中锻炼习惯的有效养成[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743-744.
[3]杨伟.浅谈在小学体育课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习惯[J].新课程(小学),2018(09):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