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写作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下   作者:刘兴富
[导读] 对于中学语文教师来说,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在学生考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并且随着中考和高考的改革,作文的分值比例进一步扩大。

黄冈中学新兴学校 刘兴富 527300

摘要:对于中学语文教师来说,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在学生考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并且随着中考和高考的改革,作文的分值比例进一步扩大。写作也是体现学生素质教育成效的重要方式。自新课程标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贯彻落实以来,许多中学语文教师积极探索合适的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还有许多问题存在,因此对于中学语文写作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键词:中学语文;写作教学;创新
        引言
        学校和教师要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理念上寻求突破和创新,转变教学主体,从基础开始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写作习惯,慢慢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素材运用能力,鼓励学生平时多积累、多表达、多交流,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用科学的方式去应对不断变化的考试趋势。
        一、创建写作情境,提升写作效率
        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规避时间及空间的局限性,并借助熟悉的图片、素材及影像将相关内容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为学生提供生动的图像材料,通过利用他们的听觉和视觉感悟相关内容,从而提供新的写作材料并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在想象力作文训练班中,可以播放音乐《高山流水》,让我的学生闭上眼睛并进行想象,然后让他们分享其想象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请用语言生动地表现出来。或者利用多媒体将图画进行拼凑和设计,引导学生刻意展开写作练习,同时让学生开启丰富的想象力,利用多媒体的手段,能够帮助教师创设写作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教学设计中,感受情境的震撼和感染力,引导学生利用文字描述情境,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其课程参与度,最终提升其写作的效率。
        二、学生要善于积累素材
        一篇好的作文,其故事内容必定精彩,而素材必定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所以如何在生活中积累素材是中学生必须要学习的。首先学生要学会感受生活,用眼睛去看所处的环境和人物的动作,注重细节;用耳朵去倾听环境中的声音和人物的对话,用声音引发感受;用鼻子和舌头对事物的味道做一个判断,从味觉延伸至内心;用身体去触碰每个细小的碎片,由感知去触发情感,用这样的方法锻炼对生活的感知能力。然后要学会记录,将生活中一些深刻的感知用笔记本或者手机及时记录下来,方便在写作时引用。
        三、以读促写教学方法的运用
        例如,在学完《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这几篇 课文之后,我让学生们从这几篇课文中积累一些优美的词 句以及作者在写作时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学生通过回顾和分 析,将一些优美的词句在文中画了出来,比如:“朗润”“一 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然后我们从作者 的写作手法上,对这些文章加以分析,比如,《春》这篇文章 通篇都在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春天的一切事物拟人化,从而 给读者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情景交融。让读者感受到作者 内心的祥和和平静。然后通过对这几篇写景性散文的分析和 掌握,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写作的训练,就是描写一个自己 喜欢的季节。学生由于积累了大量的优美词句以及写作手法, 有了一定的基础,然后再加上自己的情感,这样学生在写作 时就会下笔如有神。由此可见,教师在语文写作教学时应该 善于运用阅读文本,引导学生提取文本中的有效信息,进而 运用在自己的写作中,为学生的写作提供良好的素材。
        四、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习技巧
        以《六国论》为例。《六国论》是议论文,作者开门见山地点出了文章的中心主旨——弊在赂秦。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一课的时候先引导学生自己翻译文章的 意思,然后利用微课为学生展示本课的脉络。文章从正反两个方面叙述了“赂秦”的缺点,还通过举韩、赵、 魏三国祖先将自己的领土割让给秦国但最后依然不得善 终的例子证明了这一观点;另外文章还利用对比的手法,对比燕赵两国的共同点与不同点进行论述证明自己的观 点。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将文章所运用的手法一一点 明,并且利用微课给学生展示出来,使学生明确清晰地 了解文章中运用的写作技巧。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 技术寻找一篇类似的文章引导学生自主解析文章中运用 的写作技巧,加强学生对写作技巧的提炼能力。在学生 了解了基本的写作技巧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运用这 些技巧进行创作,巩固学生对写作技巧的掌握,加强学 生对写作技巧的运用,最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学习优秀的写作技巧,使学生在写作的时候灵活地运用写作技巧提升自己文章的质量,最终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
        五、教师自身起到示范作用
        教师能够写出好的作文,在教学中才能让学生对教师有信服力,愿意听从教师的安排去主动学习。因此教师对于平常练习的作文题目必须有一个自己的写作想法,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写一篇自己的示范作文给学生阅读,讲清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想法和技巧,时间不充足的情况下也应给学生列出自己的写作思路,让学生了解教师在写作时的思考过程和存在的问题,这样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降低学生对于写作的排斥感。
        结束语
        没有足够的社会积淀和知识储备,难以真正写出出彩的文章。教师作为习作教学的指引者,要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给中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带来更加有深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苏拓.中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1):240.
[2]刘运明.在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素材[J].知识窗(教师版),2019(10):12.
[3]杨平.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方法的创新[J].新课程(下),2019(09):142-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