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滕洪茂、何琪、谭胜克、苏建志1 黎秀娟(2)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下   作者:滕洪茂、何琪、谭胜克、苏建志(1) 黎秀娟(2)
[导读] 小学开展德育教育是现代化低年级教学的主要趋势之一,利用小学多学科叠加交织的知识体系以及多种多样的教学内容,作为德育教育渗透的重要载体,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小学课程知识的活跃度,提升德育教育渗透的高效性。

1.广西百色市田东县朔良镇中心小学   滕洪茂、何琪、谭胜克、苏建志(1) 531509
2.广西百色市田东县朔良镇百敏村小学 黎秀娟(2) 531509 

摘要:小学开展德育教育是现代化低年级教学的主要趋势之一,利用小学多学科叠加交织的知识体系以及多种多样的教学内容,作为德育教育渗透的重要载体,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小学课程知识的活跃度,提升德育教育渗透的高效性。教师在现阶段小学教学课堂中,应注重落实好德育渗透工作,加强小学德育课堂和方式的创新,逐步完善小学教学课堂体系。因此,本文基于现代小学课堂的特点,探究德育教育与多元学科的高效深度融合,助力现代小学教育的全面性发展。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实践研究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教育在我国的地位越来越高,逐渐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培养出越来越多的栋梁之才。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校是培养未来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学校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们知识技能,同时应该让学生们全面发展,树立“以德树人”的核心目标。从小学开始,让他们从本质上了解德育的内容,并且不断从思想上加强对学生们的教育,把德育教育带入课堂,加强学生们的德育发展。在校园内开展关于德育的活动,给学生们普及科学文化知识,逐渐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树立正确小学德育教育的教育理念
        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大部分家长普遍重视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意识不足。主要原因是家长和教师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认识不全面,德育教育的观念不科学,没有形成健全的示范和评价体系,很难利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严重影响了各个方面的工作进展。对于小学德育教育的任课教师来说,首先需要树立起正确的教育理念,加大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加强培训力度。在促进小学生智力发展的同时,制定出健全的素质培养计划,以此来弥补传统的教学方法的不足,建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现代化教育管理体系。学校需要按照德育教育的基本规范,把德育教育的教学纳入到教师的考核当中,组织小学德育教师参与先进技能以及专业知识的培训活动,根据小学生的实际表现科学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二、拓展多元教学手段,丰富德育载体
        德育教学的渗透不能单纯局限于学科教育课堂中简单的提及和说明,仅仅依靠言传开展相关教育,德育的效应将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应该利用多元化的有效途径进行德育知识的渗透,通过授课方法和模式的创新和改革,搭载丰富多样的德育观念,从而强化德育教学的高效性和实效性。


比如,教师在日常德育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的融合进行综合性教学,例如在班会课上组织时事讨论会,事先在课前搜集一周以来我国社会、科技等方面所发生的重大事件,要求学生针对事件进行深度探究,抒发对事件的感想和体悟,并进行相互交流沟通。此外,还可以在课后环节中设置相关的德育游戏,例如举行“母爱接力赛”,让学生在腹中塞入衣物模拟母亲怀孕的状态进行跑步接力,让学生在游戏中感悟母爱的伟大,并树立“感恩”的思想。所以,小学教学的德育化教学需要依靠多种途径和多元方式才能够有效实现,而丰富小学课堂德育方式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动员学生勇于参与到小学课堂的德育教学活动中,增强课堂的参与度和代入感,从而达到理性的德育教学预期。
        三、积极开展德育教育活动
        正确的教育对小学生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时期是处于思想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应加强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学生们的德育思想,并且多开展一些关于加强德育的教育活动。在校园内展开德育政治的活动,可以用多种不同的形式,首先全校师生可以一同观看关于德育的视频,之后相关责任人对此进行总结阐述,让学生代表进行发言,共同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给学生们从心理上树立良好的道德思想。其次,教师可以开展关于德育的报告会,讲座等;教师可以给学生们置办关于德育的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等活动,不断加强学生们对于促进德育的教育活动。最后让师生共同了解德育在学校和社会的重要性,除了开展一些报告会、讲座、知识竞赛等一系列活动,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形式用影音资料进行宣传,通过校园广播,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在校园中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德育氛围,并且不断提高学生们的德育思想。
        四、把握学生的心里特征,进行德育教育
        作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应做到了解每一位小学生的性格,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对其因材施教。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德育教育在其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做好对于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应做到了解其心理特征,才能达到好的效果。在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逐渐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根据不同的性格来进行不同方式的教育。除此之外,教师可以与家长多进行交流沟通,可以更加了解学生的习惯,从而有利于更好的进行德育教育。
        结束语
        德育教育是当代小学教育课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模块,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深度渗透德育化教学,能够在完善学生多元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品德修养的全面性发展,从而培育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钱伟鹏.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德育教育模式创设与实践研究[J].才智,2019(36):139.
[2]曾燕玲.生命教育视角下的小学德育教育主题活动实践探究[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41-42.
[3]练新琼.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