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下   作者:高明
[导读] 运用体育游戏可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体育知识,形成体育技能,有利于培养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嘉陵小学  高明

[摘要]运用体育游戏可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体育知识,形成体育技能,有利于培养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关键词] 体育游戏  教学   竞争拼搏意识
         体育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增强学生体质,但是小学生对于枯燥的体育课已经越来越不感兴趣,根本不愿意上体育课。因此,将体育游戏引入体育教学之中,就成为很多教师研究的课题.所谓体育游戏就是指注重身体练习,以增强体质、娱乐身心、开发智力为目的的一种体育教学手段。那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该怎样运用体育游戏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体育游戏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体育游戏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传统的体育教学,注重竞技项目,注重技术教学,呈现一种单一的、机械封闭的教学格局。但是体育游戏则不同,它比较重视游戏对象的心理体验、情感变化,强调自由、开放、不断创新,使学生在游戏中实现社会交往。这种教学方式是丰富的、对话的、开放的、快乐的,使学生在愉悦的心理体验中主动学习,形成一种快乐体育学习模式,还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且大大提高了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二)体育游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竞争是现代社会的生存法则之一,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也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拼搏精神是竞争的表现形式,是人重要的心理品质。但是,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独立自理能力差,竞争意识薄弱。所以,体育游戏中的竞技比赛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的有效途径。通过这些激烈的比赛,可鼓励学生全力以赴,尽全力克服困难,获得最终的胜利。在这些游戏中,强化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了学生的拼搏精神,可以说,体育游戏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有力手段。
        (三)体育游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体育教学也是如此。体育游戏作为体育教学的一种方式,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变化多端,深受学生喜爱。在游戏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开启状态,非常活跃,学生要思考很多问题,例如如何处理好自己和同伴之间的配合与合作,如何努力争取胜利。这样的思维使得学生积极思索,想方设法提高自身的能力,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都是有益的。
        (四)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计游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制定学习计划。


具体到体育游戏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征设计游戏项目,即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符合他们兴趣爱好的运动项目,以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比如,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游戏项目应该比较简单且符合学生的身体发展情况,如丢手绢、老鹰抓小鸡、踢毽子、呼啦圈、跳绳等就非常符合教学要求;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就可以选用球类游戏发展学生的协调能力和综合素质。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性别特征选择游戏内容,比如男生喜欢对抗性、力量性、速度性较强的游戏,而女生在速度、耐力、体质等方面稍逊于男生,应该选择一些平衡性、协调性较强的体育游戏。
       (五)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游戏方式。游戏的形式和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根据其使用目的可以分为一般性游戏和专项性游戏。一般性游戏组织起来比较容易,方法也比较简单,主要用于准备活动和辅助游戏教学中,能起到热身和调节气氛的作用;而专项性游戏带有较强的专业色彩,主要应用于专项技术的训练教学中,目的是为了避免学生在专项运动中感到枯燥与乏味。在游戏中培养学生专项运动的感觉是体育技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必要手段。因为小学生并不是专业的运动员,所以采取游戏化体育教学的模式符合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而且对技术和技能的掌握要求不高,也没有很强的目的性。因此,采用游戏化教学方式的主要目的在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六)根据教学对象选取游戏内容。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应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不同项目的游戏。比如“十字接力跑”这一游戏就不宜在低年级中开展。因为学生年龄较小,从来没有学过弯道跑和传接棒等技术,完成起来比较困难。又如“推小车”这一游戏,虽然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但是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臂力支撑力较差,做起来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因此也不宜在低年级中开展。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选取游戏内容。
        (七)根据教学成果进行评价总结体育游戏教学结束后,教师要针对课堂教学成果结合游戏规则和要求,进行及时的评价与总结,以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巩固教学成果。教师在评价时应做到公正、准确,对于奋力拼搏、遵守纪律、关心同学、热爱班集体的学生要进行鼓励和表扬;对于在比赛类游戏中获胜的学生,在表扬之余还应告诫他们不能骄傲自满,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最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将在游戏中获取的知识与能力灵活运用到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努力争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八)重视游戏结束后的总结评价当游戏已经取得预期效果后,教师应立即停止。而且结束后,教师应对游戏活动进行评价,评价要做到公平、公正,对于胜利者要提出表扬和肯定,对于失败者应给予鼓励和激励,还要观察学生的身体及情绪变化,真正做到关爱、呵护学生,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