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画色彩中的情感表达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下   作者:赵文博
[导读] 绘画是一门世界性的艺术,不同地区都拥有自己的绘画艺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中国画。

河南省信阳市群众艺术馆   赵文博   464000

摘要:绘画是一门世界性的艺术,不同地区都拥有自己的绘画艺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中国画。中国画本身的独特性,使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独特的色彩观。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浅谈中国画色彩中的情感表达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画;色彩;情感表达
        引言
        中国画中独特的色彩观在不同时代的作品中皆有体现。从艺术规律来说,中国画和西方画作在颜色上存在着很大差别。早期,中国的五原色为黑色、白色、蓝色、红色及黄色,而且认为黑与白不能通过其他颜色调和出来,因此黑白两色是独立存在的。正因此,中国画中所使用的色彩主要分为彩色和墨色,尤其墨色是中国画中最为独特的,也是世界上其他地方画作所没有的。传统中国画最典型的特点便是作品主色为墨色,然而这并不代表作画时不使用其他颜色。虽然传统中国画中色彩的使用不多,仅仅只有石青、朱砂、花青等颜色,而且通常只使用原色,很少进行调和,但这使得中国画在色彩上并不显得俗艳,自有一种古雅沉着之美,画面也更加丰富,更具有表现力。
        一、中国画的内涵
        关于中国画的思想来源,其主要是对道家、儒家以及释家三种思想体系的一个融合,崇尚“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在中国画中也蕴含了我国各类文学、历史以及哲学等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从而导致中国画具有较强的民族性以及文化型。同时,中国画中所体现出的文化知识都是以孔孟以及老庄哲学为基础的。在这方面,中国画的发展源流受到儒家文化对艺术社会功用性解释的影响;中国画的发展还受到道家文化的影响,可以说道家文化就是中国精神的基础;而禅宗对“意境”的宣言以及体验也促使中国画走向了精神与文化完美结合的高潮;阴阳五行说为中国画中的笔墨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使得中国画在对立中也能够体现出一种和谐美,让人感受到中国画的追求。另外,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学艺术也为中国画发展提供了直接养料。我国传统文化中古文学自身就具有极强的画面感,为中国画的诗意化表现提供了灵感。



        二、中国画色彩中的情感表达
        (一)材料的多元应用
        中国画通常运用或明艳丰富或典雅沉稳的色彩对比手法,让作品根据画者所要表达的意境不同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根据实际需求吸引观者的注意力和感官体验,达到画家想要观者体验到的感想感触。中国画最早使用的色彩颜色是矿物色,这是当时人们所能找到的唯一的色彩。随着时代的变更,能变换成颜色的材料被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发出来,画布上的色彩展示也愈加华丽而丰富。出于中国传统文化阴阳调和的影响,中国画多以水墨画的黑白色调为主,因黑白色调无法被其他色彩调和出来,因此颜色更为纯粹深沉。后期则逐步出现了以“青赤黄白黑”五色为基本的中国画绘画基调理念,因这五色逐渐演变为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五种人性品格的体现,色彩开始蕴含了主观人文主义情感,成为画家在描绘作品中表达情绪思想的重要体现。水墨中的黑白二色根据画家技艺和景物描绘的不同,运用方式可分为用墨技法的浓、淡、干、湿四种手法,根据画作景物造型、构图设计、临摹对象和用色准则,又可分为色彩调和法、色彩渐变法、重叠法和蘸色法四种用法。通过对色彩浓淡的控制和整体作品最终主色调的选择,让中国画呈现出赏心悦目、色彩搭配协调统一的效果。
       (二)笔墨的情感表达
        色彩在中国画中的具体应用也非常独特,在作品调子、设色、对比调和、用笔方面皆有体现作品调子方面,画面讲究以某一色为主色,对全局进行统领,然后再使用配色与之相配合,从中寻求各种变化,如此能够让画面中的颜色丰富且不复杂。而且,色彩的使用还要求达到相互调和,这一点在敦煌壁画中有着非常好的体现。设色方面,对事物的造型主要是用墨线勾勒而成,而其他色彩则是以墨为底进行衬托如此则能让色彩变得非常厚实。在“以色助墨”等理论中提出了相应的原则,主要是对墨彩进行阐述,还形成了敷彩画理。对比调和方面,在使用对比色时,由于受到交互作用的影响通常会产生中间色光,使用色线、墨线加以勾勒,才能使画面底色之间形成密切的调和关系。空白、反衬在中国画的创作中也很常用。色彩在中国画中有良好的表现性,当没有使用投影色、反光色时,色质本身就具备审美性,色和色之间自然地形成对比和强调。
        结束语
        综上所述,色彩是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之美,而且丰富了情感表达形式,展现出色彩表达的重要价值。相关人员应该加强对中国画色彩表达的学习,从随类赋彩、意象之色以及意象渊源三个方面加强对中国画色彩意象表达的学习,同时从材料的多元应用、色彩的意境展现以及笔墨的情感表达三个方面加强对中国画色彩中的情感表达把握,宣扬中国画色彩表达的魅力,提升中国画在更广阔领域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陈俣行.浅谈中国画色彩中的情感表达[J].大众文艺,2019(24):51-52.
[2]封顺.中国画人物题材创作中对色彩的运用[J].现代交际,2019(22):118-119.
[3]刘瑶.从传统到现代:谈中国画色彩观的建立[J].美术观察,2019(07):65-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