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研究 易彩林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下   作者:易彩林
[导读] 在小学阶段组织数学课活动的过程中,作为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生活元素所具有的功能,并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上进行合理规划与设计,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在课程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有效地内化和吸收基础的数学知识,从而保证所构建的数学课更加高效。

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马腾学校 易彩林

摘要:在小学阶段组织数学课活动的过程中,作为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生活元素所具有的功能,并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上进行合理规划与设计,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在课程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有效地内化和吸收基础的数学知识,从而保证所构建的数学课更加高效。下面,主要就生活元素在数学课上的教学运用进行合理的探索与分析。
关键词:生活元素;小学数学;课堂应用
        前言:在当前的数学课教学领域,可以发现课程本身与生活之间的关联十分密切。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数学教师需要将生活思想有效地贯彻下去,针对具体的课程内容进行开发,在生活元素的支撑下,就具体的数学课教学活动进行探索,从而保证所构建的数学课环境更加规范,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动力和学习效能。
        一、加强生活元素选择
        在数学课教学领域,教师要关注生活元素规范选择,以此为支撑来丰富和完善数学课内容体系,从而保证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更加丰富和全面的数学知识,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思维认知基础,促使学生在课程学习和实践参与的过程中,掌握丰富的数学知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增长学生在数学课领域的见识。
        比如说,在针对“正方体和长方体”这一内容进行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诉求,在具体的授课资源上进行有效开发和整合。根据小学生的生活认知,将现实生活中的图形模型进行整合,比如说正方体比较典型的模型有魔方等等,而长方体则包含包装纸盒等,将其有效地展示到课堂上,之后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并分析不同图形在数学特征方面的具体体现。
        二、注重生活实例的引用
        在组织数学授课期间,教师需要积极开发生活元素,将实际案例有效地引入到课堂上[1]。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导入环节优化设置,让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其围绕具体的案例进行探索和分析,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让其对具体的数学内容加深认识和理解。比如说,在针对“百分数”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则可以联系生活,将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以案例的方式渗透到数学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分析百分数所具有的特点,以及在实际问题中如何进行有效分析和判断,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在百分数方面的解决路径,突出整体的教学效能。不仅如此,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可以在生活元素的支撑下,合理设置问题,之后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能够在生活常识的在支撑下,就具体的数学知识加深理解,让学生在生活问题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解题思维,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的解题效能。


比如说,针对相遇问题进行设疑,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常识,就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帮助学生明确具体的解题思路,全面提高学生在数学问题方面的综合解决能力。
        三、积极创设生活情境
        对于小学生来讲,在参与数学课学习期间,有些知识可能比较抽象,所以在内化和吸收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挑战。因此,在组织教学期间,教师需要积极践行生活思想,并适当引入多媒体等先进的技术载体,在具体的阅读情境上进行合理开发与创设。让学生在情境体验的过程中,有效地理解基础的数学知识,明确数学的特征[2]。
        比如说,在针对“小数的乘法”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则可以合理设置生活情境,将实际生活中的购物情境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游戏活动当中,根据自身对小数乘法的理解进行实践运算,让学生懂得利用基础知识就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索。
        四、强化生活作业的布置
        在发掘生活元素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在具体的作业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3]。从而有效发挥作业所具有的考核功能,让学生在作业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有效地内化和巩固基础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作业实践的过程中,就数学的文化内涵以及应用路径形成良好的认知。首先,教师需要发掘生活元素,在此基础上就数学作业内容进行整合。
        比如说,在针对条形统计图进行作业设计期间,则可以联系生活将真实的图形模型整合到作业当中,在此基础上设置应用题训练专题,让学生利用自身所掌握的基础数学知识技能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积极设置其他类型的数学作业,组织调研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调研掌握数据的搜集和统计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结论:依前所述,在全面开展数学授课的过程中,作为教师需要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在具体的授课活动和组织模式上进行创新,有针对性的搜集和整理生活元素,加强生活实例的运用,合理创设生活情境,规范作业布置,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加丰富和广泛的学习空间,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有效地掌握和理解基础的课程内容,增强其在数学课领域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朱永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59.
[2]张海涛.基于生活情境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71.
[3]刘毅凤.浅析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开展[J].中国新通信,2020,22(16):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