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下   作者:梁雪梅
[导读] 小学数学是学生首先接触到的数学,一定要在小学阶段充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不断激发、培养、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巩固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爱上数学。

武安市磁山镇刘和小学 梁雪梅

摘要:小学数学是学生首先接触到的数学,一定要在小学阶段充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不断激发、培养、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巩固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爱上数学。
关键词:  数学   兴趣    关爱    帮助   导课    探究   情感教育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许多同学在踏进学校大门的同时就已经担心起能否学好数学。因为数学本身是一门内容比较枯燥的学科。因此,如何把要学生学数学变成学生自己要学数学,把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有趣,这就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的责任。因为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学好数学的保证。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教学改革开辟一个新的天地.这是每个数学教师关注的问题。对此,我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关心学生,培养兴趣
        学生如果喜欢他们的老师。那么对这个老师所教的学科就会产生学习动机和兴趣,教师要用一颗赤诚的心,唤醒无数颗喜爱数学的童心。
        1.生活上的关爱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小学生由于各种原因,缺少关爱和温暖,这些学生特别需要教师的“爱”,以师生的感情,诱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一位好的数学教师就应该能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从情感上接受自己,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学习上的帮助
        小学生对学习的好胜心,直接影响学习兴趣。有了好胜心,就能产生学习兴趣,但是,有些学困生学习很吃力。教师要及时帮助这部分学困生弥补数学知识上的缺陷,课外不仅进行必要的辅导而且还要注重课内的辅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讲课时特别注意观察他们;课堂提问时尽量让他们回答能够回答的问题;学生作业时,重点辅导他们;学困生的作业尽量面批,存在的知识缺陷及时补救。这样持之以恒,学困生就会逐步转变。
        3.自信心的确立
        学困生往往很自卑,学习没有兴趣,灰心丧气。为了消除他们的自卑感,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要在教学中尽量寻找他们的点滴进步,并及时表扬、鼓励,从而激发上进心,努力学习。
        二、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教师创造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意境,提出有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创设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


因而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其注意力、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富有情趣地把学生引入学习的情境,引发学生探求知识奥秘和愿望。
        三、导课新颖,产生兴趣
        成功的导课,不仅能讯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造成学生渴望学习的心理状态,从而为整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在常见的小学数学导课有猜谜语、看图片、看视频、击鼓传花等,老师们在上课时可以选用适合课题的,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导课有趣,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四、探索新知,激发兴趣
        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探索新知识,并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又激发了学生兴趣。例如在讲到圆的周长这一课时时,孩子们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圆片,利用缠绕法测量圆的周长,两人合作利用滚动发测量圆的周长,然后再小组合作计算圆周率,孩子们自己动手动脑,学习效果特别好,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是引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孩子们在经历了测量、记录、最后合作计算圆周率,发现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有的孩子计算结果能精确到3.141,孩子们表现的太棒了。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孩子们怎么能没有兴趣,孩子们在自主探究中学到的数学知识印象非常深刻,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引起了他们深入探究数学奥秘的兴趣。
        五、情感引领,激发内驱
        数学老师虽然是理科教师,但是在日常的教学中丝毫不能少了对孩子们的爱国、爱家、尊师、敬长等情感上的教育。孩子们是祖国建设的接班人,30年后的社会中流砥柱。对于孩子们的三观教育一定要到位,从小就要培养孩子们的爱国爱家的情感,让他们直到现在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想让今后的生活也幸福快乐,必须要刻苦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科技兴国,落后就要挨打。在小学阶段就要让孩子们知道这一切激发他们学习的内驱力,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从心里面真正爱上学习、爱上数学、爱上科学。
        六、课堂小结,保持兴趣
        一节好的数学课不仅要课堂生动,而且还要结课有趣,一个有趣的课堂小结会大大激发起孩子的数学学习上兴趣,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在我们学习生涯中是十分重要的,但它又并不是一门能轻松学好的学科,复杂而沉重的公式总是让天性活泼的孩子们望而却步,如果一味的强调专业性、科学性,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会望而却步,又怎么能学好呢?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好: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所以要培养出一个在数学上面成绩优异的孩子,一定要从他的兴趣入手,要让孩子由内而外的喜欢上数学!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作为一名一线小学数学老师,一直在探究着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和兴趣,愿孩子们能在潜移默化中润物无声中学习数学,在不失童趣中走进数学。
参考文献:
 1.马秀华. 浅谈"问题解决"中的"问题"[J]. 山东教育科研, 2002(7):57-58.
 2.杨玉兰. 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 2012.
 3.郭长华. 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J]. 考试(教研版)(11):47-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