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下   作者:罗燕
[导读] 文字是学习语言的基础,因此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部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四川省乐山市实验小学 罗燕  614000

摘要:文字是学习语言的基础,因此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部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更好地开展识字教学,提高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对于整体的语文学习而言助益良多。
关键词:低年级识字;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一、当前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被动式学习课堂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缺少思考和探究的情况下,教师一般会选择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教师讲解,学生跟读、背诵、记忆的流程完成教学,这样的过程正是被动式学习的一种体现。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是各个环节的主导者,也是教学任务的主要参与者。这种情况下,在课堂上只能听到教师的声音而无法听到学生的声音,这样学生只需要跟着教师去读去背就可以完成学习,不需要学生思考,也不需要学生主动地参与,学生失去了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导致学习的主动性被忽略。这不仅容易导致课堂的氛围僵硬,而且学生极度容易出现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小声说话等问题,影响教学进度,也影响学生识字的效率。
        (二)忽视小学生实际的基础和需求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从学前教育向小学教育过渡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教师的教学任务主要是教授基础性的语文知识。因此,识字成了主要的教学环节和任务。因为学前教育不具备统一性,所以小学生识字的基础能力和字词的基础积累程度是不一样的,这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进行仔细观察,并进行了解,进而在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参考学生的基础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法和目标,并且尽可能照顾到班级内所有学生的情况。但是部分教师忽视了这一点,在教学时只按照教材内容来设计教学流程,导致学生在识字课堂上出现跟不上教师教学进度的情况,这是影响识字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小学语文开展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策略
       (一)采用丰富的识字教学方式提高课堂趣味性
        从细节的教学过程来说,教师在讲解汉字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追根溯源的方式,沿着汉字演变的过程给学生进行讲解。从最原始的符号文字,象形文字开始。例如,教师在讲解《金木水火土》这一节识字课时,就可以首先展示出这几个简单字的符号文字,象形文字字形,让小学生猜测这是什么汉字。如果学生猜测不出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探究字形所代表的含义,进而猜测具体的汉字。在学生猜出汉字之后,教师可以将简单的小篆、行书、楷书等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文字写法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观察,并且展示出汉字所对应的事物的图片或者是简笔画进行对比。通过这样一个识字教学过程,学生对于汉字的字形,字义的印象就更加深刻,学习的效果更好。而这种借助于大量图片的教学方法也贴合低年级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偏好,激发了小学生识字的兴趣和热情。
       其次,教师还可以用归类的识字方法来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具体来说,就是针对本节课涉及的所有重点汉字,教师以偏旁部首为基础进行分类。然后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对偏旁部首进行介绍,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归类,之后教师针对学生归类的结果进行重点讲解。为了提高教学环节的趣味性,教师在学生归类的环节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


例如,可以让班级内每一纵列的第一个人作为偏旁部首,然后其他的学生分别代表一个汉字,自己在教室里完成组队找朋友的游戏。在组队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偏旁部首也可以选择是否接受这一汉字加入自己的队伍。通过这样游戏式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识字任务的兴趣和热情,同时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在游戏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把握游戏的节奏,维持游戏环节中的正常课堂秩序。在强调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方式和环节中学习,学生才能够维持对识字任务的积极性和专注度,使得教学效率得以高效率地完成,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创设语境,通过实践完成识字
        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借助于教学课件将学生引入相应的生活环境中,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来发现汉字的踪迹,并且结合学生自己对于字词的积累来猜测汉字的读音、释义等基础性的知识。这种情境创设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完成识字的过程,同时也是检验学生识字成果的重要方式。
        教师在学生完成课堂上的识字任务之后,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日常交流的语境,让学生根据所学的汉字设计对话,并且两人一组或者四人一组完成对话。为了提高对话的趣味性,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设计对话的过程中对故事情节进行扩充和想象,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而通过这种创设语境的教学方式,小学生能够逐步形成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字词的意识和习惯,真正提高识字的能力,不断扩充小学生对于汉字的积累。只有在识字部分打好基础,学生在之后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才能够事半功倍,取得更好的成果。
       (三)设计识字评价环节,巩固教学成果
        在知识巩固方面,部分教师习惯采用考试、测验、背诵、默写等方式来进行,尤其是对于语文学科中的字词,古诗词,文言文等基础性的知识,部分教师都采用背诵默写的方式来完成评价和巩固。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课堂上不再处于主体的地位,逐渐形成被动学习的心态,因此对于识字的兴趣逐渐降低。
        因此要改变这样的识字教学现状,就需要教师先转变传统的教学评价和巩固的方式。在开展课堂活动的过程中,只有让学生体会到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感受到对学习进程的把握和控制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所以在低年级开展语文识字教学的评价环节,教师可以采用互动展示的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学生在完成课堂上所有的识字任务之后,教师可以先给学生留一段时间,来对课堂上学习和掌握的汉字进行总结和复习,然后教师可以将班级内的学生分组,之后布置展示的任务。将本节课学过的汉字和之前学过的一部分汉字进行平均分配,小组内部的成员每人负责一部分。然后每一个小组都可以选择一种文字展示的方式,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将所有汉字串联在一起,也可以用汉字拟人化的方式排演简单的舞台剧,一个小组在表演方式上要保持一致,并且作为一个整体相互合作完成。
        结束语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学会识字,不仅有利于学生后续的阅读等部分的学习,也有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表达。因此,语文教师在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开展识字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主动性,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浅谈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中的趣味渗透[J].刘蓓蓓.新课程.2020(05)
[2]低年段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初探[J].李丹丹.中华辞赋.2019(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