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中情景教育的创设与实践 郭炎根、郭志农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下   作者:郭炎根、郭志农
[导读]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改革已经被提上日程,为了优化美术教学效果,教师开始选择多元化教学手段,创建积极的教学气氛。

江西省吉安县万福中心小学、 江西省吉安县敦厚中心小学  郭炎根、郭志农   343133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改革已经被提上日程,为了优化美术教学效果,教师开始选择多元化教学手段,创建积极的教学气氛。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在诸多教学方法中情境教学法成为美术课堂上最为常用的教育方法之一。但是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并没有获得理想的效果,需要结合美术教育实际需求进行优化。
关键词:小学美术;情景教育;创设;实践
        引言
        就小学生来看,该阶段的学习是他们形成思维意识和审美意识的关键时期,所以美术教学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所说的美术核心素养强调一个问题那就是“美术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因为小学生年龄小,而且不具备良好的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所以在这一阶段的美术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要想办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情景教学”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一、利用绘本创造情景,提升理解能力
        将绘本融合应用进小学美术教学课堂当中,不仅符合小学美术阶段的教学要求,同时还能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准。小学阶段的孩子处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初级阶段,所以教师应该要在此阶段把握好自身对学生的启蒙作用。在这个期间内,由于学生对于故事情节和故事内容的思考力较弱,逻辑性较弱,所以并不能够系统地对故事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借助绘本这种表达方式能够为学生提高理解能力起到帮助作用。传统的课堂中,美术教师习惯于向学生展现一些优秀书法家或者是绘画家的作品,但这些作品超出学生的理解层次,难以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的喜好和热情,会使学生失去美术学习的乐趣,所以绘本在此阶段之前进行展示就是非常有必要的,让学生从简单易理解的画风开始接触学习,然后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提高审美追求和兴趣。绘本当中的各种事物的造型和形象是比较生动活泼的,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审美取向,易于被学生接受,并且在鲜明色彩搭配的基础上也能够给学生的视觉造成一定的冲击,让学生对于色彩的选择和搭配建立良好的基础认知。绘本的故事表达叙述方式也非常符合学生的理解方式,能够逐步养成学生正确的思考习惯。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乘着大象》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绘本进行辅助教学。通过绘本当中短小精悍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快速领会故事内容,让学生更乐于学习。在进行教学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对于环境有形象的理解,但若是没有直接接触过大象的学生,可能很难在脑海当中构建大象的形象。绘本就可以很好地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凸显大象在学生心目当中的形象特点,例如鼻子长、耳朵大、身体粗等特点,可以用稍为夸张的表现手法将大象的基本特点突出,让学生更易于理解此形象并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创设可交流互动的美术教学情景
        教师应当注重创设可交流互动的美术教学情境,由于小学生比较喜欢交流和讨论。因此,引导学生参与到可交流讨论的美术教学情境中,可有效激发同学们美术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互动的情境中探索美术知识。这对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来说,不仅可使他们在情境中更多的与老师同学交流,同时也可培养他们良好的注意力。首先,教师可开展交流活动,例如引导学生分学习小组,一同探讨美术知识。通过活动可使同学们提高美术学习热情,并在讨论的过程中,自主探究美术知识,有效地提高观察能力;其次,教师也可在课堂中积极的进行提问,通过提问,可使同学们减少课堂分神的频率,可使同学们更加愿意集中注意力于教师的教学,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有效性。总而言之,教师应当积极创设可交流互动的美术教学情境,使同学们能够在互动的过程中发现美术学习乐趣,并在教师同学的帮助下形成良好的美术学习意识。例如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课时《未来的建筑》,教师首先则可引导学生分学习小组讨论:“你们想象中未来的建筑是怎么样的?”,从而推动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发散思维,想象各种具有个性的建筑。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彩笔进行绘画,使同学们提高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效率。因此,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参与可交流互动的学习情境,则可使他们逐步提高美术学习质量。
        三、创设游戏情境——引导用学生本真的眼睛去发现
        喜爱游戏是儿童时期与生俱来的本能。儿童在游戏中快乐、自在、和谐,全身心投入,以至忘我,迸发出勃勃生气和创造力。美术教学最终目的是学会审美,运用学到的技法和发现美的能力来为有品位生活服务的,游戏的植入和材料的运用是更好的解决让孩子在难度面前直观解决艺术观察方法和技巧问题。学会观察、学会理解、学会比较、学会去分析物体才是我们要孩子真正领会的东西。而这领会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教师须珍视儿童因为游戏生成的情绪,因势利导,让孩子在渲染着趣味的学习环境氛围中,进一步生成学习的内驱力。
        结束语
        总之,美术教学情境创设的途径方法很多,科学、合理的运用才能因地制宜发挥最佳课堂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带入情境不是目的,在儿童进入情境后,要充分利用儿童的感受、情绪,来帮助其理解绘画技巧和语言,使学生在其中真正的得到收获。同时我们也要防止表面轰轰烈烈的课堂假象,警惕表面的热闹,要始终遵循情境教学最优化的两条标准“效率要高,耗费要低”。
参考文献
[1]徐莉.情境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4):189.
[2]陈诚.小学美术教学中情境教学的运用策略[J].名师在线,2019(31):82-83.
[3]匡中霞.小学美术教学中情境教学的运用[J].教育观察,2018,7(24):140-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