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 董云刚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下   作者:董云刚
[导读] 现阶段,我国小学教育理念中把创新意识作为重要的教学理念,必须得到每一名小学数学老师的重视。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内东乡中心小学   董云刚   615100

摘要:现阶段,我国小学教育理念中把创新意识作为重要的教学理念,必须得到每一名小学数学老师的重视。尤其是对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老师而言,必须充分利用创新意识来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从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然而,许多传统应式教育中所残留的弊端仍未得到积极整改,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确保学生自主创新意识能够得到培养,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培养策略
        引言
        创新是推动时代发展的重要动力,21世纪更加注重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并且被有效贯彻到现代教育中。小学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基础部分,其同样承担着相应的创新教育责任,对小学生创新意识进行培养已然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与任务。教师需要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合适方法,全方位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培养。
        一、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当前,小学数学学科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效果不理想,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及时根据新课改理念的需求来积极转变教学的思想理念,仍然沿袭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扼杀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热情。因而教师应当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理念多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教学的方法和进度,保证学生能够充分地理解相关的知识点,激发其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的热情,进而提高教学的效果。例如,在为学生讲授《分数》相关概念的时候,教师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设计教学的教案,教师可以在授课时,借助让学生分水果的游戏来让学生初步对分数相关观念产生直观的印象,如让学生将特定数目的水果分给不同人数,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过程中,初步了解相关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二、加强思维训练,培养创新意识
        思维训练能够让学生开动脑筋,主动进行思考,而创新正是以思考为基础的,故而思维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加强思维训练,引导学生针对各种问题进行思考,落实思维锻炼,让学生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理解创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时也可以强化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思维锻炼应当贯穿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教师可以探寻教学中的各种契机,以合适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索。其中“一题多解”是最为有效的思维创新训练方式,学生在研究不同解题方法的过程中能够学会更加全面地思考问题,也能学会转换角度进行思考,实际上也就是解题方法的创新。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相关内容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长方形,标出对应的长与宽,并将长方形两个对角相连,标出对角线长度。然后教师让学生计算由对角线与长方形的长、宽所形成的三角形面积。


有的学生直接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有的学生则先计算长方形面积并除以二,虽然二者列出的算式基本一致,但是解题步骤却有所不同,让学生在思维训练的过程中理解了创新的真谛。
        三、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开发创新潜能
        求异思维是指当学生在面对同样的一个问题的时候能够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层面去进行思考。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好坏和学生的求异思维有直接关系。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允许学生出现错误,不能够让学生按照自己想的样子“完美无瑕”,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才能够鼓励学生去改正,让学生进行探索,发现学生的优点所在。当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如果能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的话,那么对学生做题来说,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让学生的数学思维不会仅仅局限在课本之上。所以教师要多听学生的看法,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敢说才能够敢做,才能够让学生把自己的创新思维运用到数学中去。
        四、加强合作学习,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的学习并不是一场单打独斗的战争,需要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备课时,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相应目标的设定。与此同时,为了让班级内的同学能够同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教师可以采用分组学习的方式,让组内成员彼此多交流沟通,构建良好的合作学习关系。在分组时可将成绩稍微差的学生和成绩稍微好的学生进行搭配,形成互帮互助的模式,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数学的思维火花得以迸射。例如,在初次认识几何物体时,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图形,脑海里没有形成清晰的印象。教师讲解之后,可让学生先自行讨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几何图形的一些特征,讨论结束后,小组派出小组代表进行发言总结,教师给予点评。当学生向教师询问问题时,教师也应该以耐心又和善的态度对学生进行辅导。因为学生的接受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可能一点就透,有的学生可能需要多加复述才能够完全理解。这就是对教师教学态度的考验。
        结束语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全力以赴的潜心教学、专心教研,去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让每个学生创新思维走向深刻,让学生从逐步“学会”到自己“会学”,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卫民芳.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与策略[C]..教师教育论坛(第三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07-209.
[2]姜亚椒.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7):67.
[3]马晓翠.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策略[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604-6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