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农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下   作者:甘晓鹏
[导读] 我们农村学校的学生,由于家庭等各种原因,普遍对学习缺乏兴趣,导致基础较差,随着学业的增加,学习愈来愈吃力,更加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厌学、弃学者多,究其原因就是觉得学的知识似乎对他们没什么用,至少是没有急用,到了初三学习化学时,也因兴趣乏乏,能学好化学的学生就不多。

四川省邻水县城南镇解愠初级中学 甘晓鹏  638500
    
        我们农村学校的学生,由于家庭等各种原因,普遍对学习缺乏兴趣,导致基础较差,随着学业的增加,学习愈来愈吃力,更加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厌学、弃学者多,究其原因就是觉得学的知识似乎对他们没什么用,至少是没有急用,到了初三学习化学时,也因兴趣乏乏,能学好化学的学生就不多。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我们农村学校化学老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孔子说:“知之着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心理行为,学生产生了心理需求,才会化被动为主动去学习,要产生心理需求,就要让他(她)觉得学好化学立即就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强化化学学科的及时作用性,在化学教学中对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让学生明白对化学知识的记忆,是在训练记忆力。
       记忆是一种能力,还是非常重要的能力。而记忆是需要训练的。古今中外,很多名人学者都很注意用各种方法来锻炼自己的记忆力。比如俄国大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我每天做两种操,一是早操,一是记忆力操,每天早上背书,以检查和培养自己的记忆力"。托尔斯泰的"记忆力操"实际上就是反复"复现"。只要你有计划地"复现",你的记忆力一定会不断增强。
   初中化学的学习,需要记忆很多的知识,只有记熟了,才能应用,才能触类旁通形成思维能力。记忆有死记和巧记。巧记应是以死记为基础。古语说“熟能生巧”。只有在熟记的基础上,你才能观察到特征,找到方法,也就是归纳、总结,形成巧记,这就是综合能力的训练和提升。对化学知识多记、熟记,最后到巧记这就是记忆、观察、归纳、思维训练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好的记忆力是可以训练出来的的。
        二、让学生明确动手做化学实验,是自身综合素质提升的训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不仅是化学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力手段。对农村初中学生而言,以前由于学校实验教学设施的短缺,导致实验教学的开展严重不足,教师的演示实验很多就无法开展,学生实验更是基本没有。化学实验教学基本是以讲代做。因此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训在实验这一块是碎片化的,不系统、不全面。近年来,由于党和政府实施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农村学校实验教学设施得到强化和完善,实验室、仪器、药品、电脑等配备齐全。随着农村学校化学实验教学的充分开展,极大地强化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的手段。
        通过实验教学,可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进行长期培养,不断用实验启发学生积极感知觉事物的变化、自觉地观察实验中表现出来的现象,并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同时把实验现象科学地描述出来。比如观察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无明显现象,学生就容易认为没发生化学反应,就需要通过加入盐酸产生气泡的实验现象让学生观察,让学生理解无明显现象这个表象后是发生了反应的实质。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化学实验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化学实验也是精细操作,需要静心、耐心,需要心手合一,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不但可以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加强学生的习惯意识、心理意识养成培训。
        三、让学生知道学好化学知识可以立即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初中化学的内容,有很多农村的实际生活素材。


在教学中,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知道把这些素材学好学扎实,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还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学习化学肥料时,让学生们强记了氮肥碳铵(NH4HCO3)的常温下就要分解的化学性质:
        NH4HCO3=== NH3↑+H2O+CO2↑,并做了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到了放在烧杯中的碳铵在阳光下很快分解的现象。让学生们回答:1 碳铵能放在阳光下暴晒吗?怎样储存?2 给农作物打窝施了碳铵后要马上怎么办?学生们由于印象深刻都能够回答。又比如,学习了酸碱中和反应后,学生们知道了被蚊虫叮咬后起包瘙痒的原因是蚊虫分泌的蚁酸的作用,提出了用碱性物质来中和治疗,同时讨论了生活中那些是碱性的并且对皮肤没有伤害又能治疗瘙痒的物质。像这样的行之有效的知识素材有很多,都是对农村学生很实用的。
        四、让学生理解学好化学知识,可以立即提升安全保障。
        在农村,由于普遍受教育程度偏低,安全知识缺乏,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常常好心办坏事。在我县的某个乡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有一家人,儿子、儿媳外出打工,一对儿女就由爷爷婆婆在家照顾读书。冬天天冷,就烧煤炉烤火。晚上两小孩睡觉了,爷爷婆婆担心孙儿孙女睡觉冷,就把煤炉提到了小孩房间,还把门窗关紧,心想这下小孩房间就暖暖和和的了,于是放心睡觉。等第二天天亮去叫小孩吃早饭,两小孩早就死得硬邦邦的。一家人悲痛欲绝。这就是老人缺乏相应的知识,不知道碳不充分燃烧会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缺乏安全知识从而造成了悲剧。
        我们化学教师就应该要让学生明确学习化学这些安全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化安全知识,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同时通过学生回家后小手牵大手,将安全知识宣传给家中老人,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从而避免以上悲剧的发生。学生对关于自身安全保障方面的知识的学习还是很积极的。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很多知识都可以进行安全教育,在学习二氧化碳时,要强调二氧化碳无色无味,不供呼吸,因此我们到深井深坑、地下室、深洞、窖坑等不太通风的地方时,切忌直接进入,要做灯火试验。在学习一氧化碳时我们要让学生知道一氧化碳是隐形杀手,无色无味又是有毒气体,无法提前发现,不仅碳燃烧要产生一氧化碳,凡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充分燃烧均要产生一氧化碳,所以学生们在家煮饭烧火还是烧煤烤火都要注意通风,学生在学校寝室里,天再冷,也不要烧东西烤火,因为学生在寝室里烧东西烤火怕被发现就会紧闭门窗,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学习氢气、天燃气时要让学生明确凡是易燃气体易发生爆炸,所以在过年过节要慎玩氢气球,尤其在房间、车里等较狭窄的空间里要避免氢气球遇到抽烟等明火,以防爆炸伤人。             
       农村学校孩子由于各种原因,学习动力相对滞后,每个农村化学教师要集思广益,努力探索,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感知到化学知识实实在在的时时刻刻的的影响和作用,在化学教学使用各种现代教学手段,激发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他们为自己、家庭、国家的责任意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