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教学情境,激活政治课堂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下   作者:刘丽珠
[导读] 在课堂实践教学中,要想创造一个鲜活生动的课堂场景,营造出一个真实的生活情景,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就要合理的使用情境教学法。

福建省仙游县榜头镇榜头中学   刘丽珠 351256

摘要:在课堂实践教学中,要想创造一个鲜活生动的课堂场景,营造出一个真实的生活情景,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就要合理的使用情境教学法。特别是随着近几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不断改革创新,对初中课程教学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把情境教学法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能够增加课程学习的趣味,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深入到课程的教学情境中,充分发挥学生作为主体角色的作用,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教学情境;政治课堂;教学策略
        1.创造教学情境法所需要的理论和条件
        1.1创造情境要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
        由于初中政治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与氛围,因而创造情境与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与社会、生活更贴近”的条件也完全一致。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务必要让教学的具体内容与教学的实际生活、现实社会巧妙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进而达到改变原样不动的照搬课本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内容和政治教育教学的时代性质的目的与结果。
        此外,因为初中生正处在人生的初期阶段,他们对世界和社会的价值观念以及对自己价值的审视与判断都不成熟,因此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把课堂教学内容与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社会中的时事热点相结合,让学生在这样的多层面教学中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与道德品质,并且让学生在这样氛围浓厚的学习生活环境中,不知不觉的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们不但可以把“感动中国”中的获奖者的人物事迹融合在教学课程与内容中,而且还可以采取就近原则,着重把身边的好人好事和教育材料的相关内容相互连通,这样不仅能够让同学们了解到政治学习就在身边,也能让学生深入教学内容之中,更好的了解体会课程内容,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1.2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创造问题情境
        我们可以把发现,如果在课堂的教学实践中运用了多媒体技术,那么这堂课的课堂氛围是相对放松愉悦的,这样一来,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便提高了,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也会更加的透彻。例如:在学习九年级课程“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这一学习内容时,教师在课堂上播放《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曲,并向学生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一、中国在1979年发生了哪些事?二、为什么人们称她为春天?三、歌曲中的老人是谁?因为受到了歌曲的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与兴趣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因此随着老师提出的几个问题,学生会开展激烈的讨论并且踊跃的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事需要教师在合适的时间曾加一些知识点,把内容更连贯的串联起来,并且引出我们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相关教学内容。采取这样的方法,不但能提高学生对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理解,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提高学生的爱国意识,还能为成功完成教学目标奠定基础,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2.初中政治课程情境教学的策略研究
        2.1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
        步入21世纪后,我国愈发重视思想品德课程的进行。它的目的是学生可以把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内容有效的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为高效的到到这个目标,我认为思想品德老师需要正确使用课本,对自身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应用日常化教育教学方式,用日常中发生的事情举例子重视学生对课程的参与程度和对知识的兴趣。运用生活化的教育教学方式,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可以得到良好的改变,促使他们更加具有高度道德感。举个例子来说,《维护消费者权益》中包括日常消费活动,我在教授过程中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日常消费过程中自身消费权益受到损害时需要采取什么措施?我打算通过这个问题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日常中消费的方式和种类,由于这个问题和生活相互关联,学生对于学习的知识不会有陌生感,可以增强学生对消费知识的认同感和熟悉度。这就把晦涩难懂的专业理论转化为日常情况,学生对于这个问题积极发表想法,上课的气氛也十分轻松愉悦,学生不仅可以对知识产生更加深入的认识,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运用到理论知识。生活中有很多的案例,我们在举例中要注意实际性和趣味性,运用这种方式来达到理想中的课堂效果。
        2.2在问题中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为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老师开始注重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老师可以用《家有儿女》中“我叛逆,我存在”的片段来引出问题:一个和睦的家庭中,家长和孩子之间就不会有争执吗?出现争执的时候,应该要采取什么措施?对此你有什么想法?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和发表意见,然后老师可以向学生展示表格,接下来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填写表格。
        在学生填写表格时,向他们提出下面这些重要问题:你与家长之间最紧张的争执是怎样的?你是怎么办的?通过这些问题可以唤起学生心中的认同感和真实感受,老师可以更加深入学生的内心想法,学生的课堂效率也可以得到提高。在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的比较中,问题情境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可以更好的接受课堂内容,锻炼自身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思想品德老师要以课本为基础,在教学中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在当今不断创新的教育教学方式中,教育教学方式要坚持为学生为基础,注重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行为方式,通过问题情境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氛围更加轻松愉悦。
        结语
        综上所述,在思想品德的课堂上,老师应该将课本的理论知识同日常情况相结合,运用提出问题的方式,呈现出高效课堂。这种方式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教学内容的兴趣。老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时,要注重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同时可以借鉴其他科目的知识内容,用提出问题的方式来达到理想中的课堂效果,达到创新型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鸳鸯.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华夏教师.2018(14).
[2]何赛美.将情境教学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相融合的策略[A].2020科教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20.
[3]王世梅.小议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开展情境教学[A].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9.
[4]姜爱芹.让法治意识悄然入童心——道德与法治课堂情境创设路径分析[A].2020年教育创新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