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下   作者:邱隆贵
[导读] 良好的课堂提问策略能够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江西南康区赤土畲族乡富田小学  邱隆贵   341405

摘要:良好的课堂提问策略能够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但是,由于教师在提问时缺乏针对性,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足等原因,使得课堂提问的价值未能充分展现,限制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课堂;有效提问
        引言
        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抽象性,在小学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与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难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教育改革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模式,在核心素养视域下运用有效的课堂提问策略。
        一、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意义
        课堂提问的方式能够有效增进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避免学生在学习时只停留于知识表面,同时营造欢乐的课堂气氛。在具有趣味性和层次性的问题当中,学生能够转换思维方式,加深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与探索,从而促进核心素养的构建。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而且还要是一个启发者。课堂提问的方式正是体现教师此项职能的有效途径,贴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可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课堂提问环节,教师往往按部就班地以教材内容为依据,问题的启发性不足,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未能意识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问时往往侧重于记忆性知识而非拓展性知识,导致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缓慢。此外,教师在提问时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未能对不同知识模块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导致课堂教学效率受到影响。问题的难度不够合理,未能对其进行有效分层,导致部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出现不适应性。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一刀切式的提问模式使课堂提问的实效性不足。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足,急于给出正确答案,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单一化的提问方式也会导致学生出现审美疲劳,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课堂氛围过于沉闷,无法真正体现提问的价值。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一)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由于年龄和思维模式的特殊性,其学习行为大都是受到兴趣的驱动,教师应该在数学课堂提问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降低学习的难度很多学生数学能力较差并非智力方面的原因,而是未能发掘出数学世界的乐趣。教师应该在平时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消除学生在学习中的无聊情绪。
        (二)注重因材施教
        由于小学生在家庭环境、生活经验、学习能力和智力发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果教师提问时采用同一种模式或者策略,将会导致部分学生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性。为此,教师应意识到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与规律,在因材施教理念下开展课堂提问,切实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确保教学工作能够面向全体学生。


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应该适当降低问题的难度,以基础性概念和知识的巩固为主,使学生能够在回答简单问题的过程中树立学习自信心,体会到数学世界的乐趣,为其后续学习注入充足的动力;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应该重视问题的启发性,使其能够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引导其突破学习中遇到的瓶颈,实现进一步提高;对于学习能力很强的学生,提问的问题不能局限于教材,而要对其进行拓展与延伸,使其能够在思维发散的过程中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因材施教的提问策略,能够实现对学生的科学化分层,确保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在问题引导下增强核心素养,为其个人成长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合理设置小组
        团结合作能力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现代化的社会发展当中对人才的合作能力要求较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环节也应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使其能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和讨论,实现问题的共同解决,增强班级的内部凝聚力。很多数学问题具有开放性的特点,问题的答案及解决方式可能不止一种,学生在小组内的思想碰撞能够激发其灵感,促进其思维的发散,是增强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四)精心设计问题
         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及教学内容中,课堂提问的策略也应有所差异,通过精心设计课堂问题,增强提问环节的科学性,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很多学生会出现知识模糊点和盲点,这应该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从而增强提问的针对性,帮助学生扫清学习障碍。很多数学概念的混淆是导致学生在应用时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教师应该对不同的数学概念进行对比提问,使学生了解不同概念的内在区别及各自的应用方式,增强学生的思维严谨性。
        (五)丰富提问方式
        很多教师虽然意识到课堂提问的重要性,但因提问方式和技巧过于单一,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为此,教师应该丰富提问方式,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课堂体验,防止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出现审美疲劳。激趣式提问、启发式提问、游戏式提问和驱导式提问,是几种常用的提问方式,在不同模块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六)设置点评环节
        对于教师所提问题及学生的回答,教师应该进行细致的点评,使学生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我反思,找到自身学习的薄弱点,实现对知识体系的优化。教师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预估有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并针对其进行层次化解释,引导学生对问题予以细化处理,增强不同模块知识点的内在衔接。在小组间的讨论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观点与想法,教师不应该急于否定学生的观点,而应通过问题对学生的辩论方向加以引导,使其能够自主发现问题的答案,并在辩论的过程中激发创造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在数学课堂学习中容易出现走神等问题,导致课堂学习效率不高。课堂提问的方式能够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沉浸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促进数学水平的不断提升。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为我国现代化教育的实施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是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动力。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十分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忽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J].程泳玲.??雅安教育学院学报.?2019(02)
[2]论如何提高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效率[J].龚小毛.??吉林教育.?2019(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