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特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沈笑楠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下   作者:沈笑楠
[导读] 艺术学习依赖于良好的条件,为幼儿创造亲近自然、接触社会、体验生活的机会,在丰富的艺术体验中提高幼儿的艺术修养。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十八里铺镇中心幼儿园 沈笑楠 236200

摘要:艺术学习依赖于良好的条件,为幼儿创造亲近自然、接触社会、体验生活的机会,在丰富的艺术体验中提高幼儿的艺术修养。美术是幼儿园艺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根据艺术教育实践,注重开发和利用美术特色教学资源,彰显幼儿园美术教学特色,实现幼儿园美术课程品质提升。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特色教学;资源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人们对于教育教学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正因为如此,幼儿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之中更加要注重课堂教学的质量,要让幼儿通过参与教学活动有一定的收获,从而发展幼儿思维能力,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另外,幼儿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要对于教学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这样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从而带领幼儿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还能扎实有效地提高幼儿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丰富幼儿的精神世界。幼儿教师就要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在教学实践之中充分运用多样新颖的教学手段进行授课,充分发挥幼儿的学习主动性,使得幼儿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情境游戏
        幼儿因为年龄较小,心智并不成熟。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很容易就会被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事物吸引。在幼儿这样的特性下,幼儿教师则需要在美术教学中,尽可能地营造出鲜明色彩的教学环境,使得幼儿能够配合教学,积极参与美术游戏情境,在游戏体验和感受的深化中,加强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而教师在游戏活动中,则需要充分准备情境创设的道具,可以利用多媒体对情境进行创设,以此在幼儿入境时,更深层地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比如,在“小动物”教学绘画中,教师可以创设出一个“动物园”的情境来;然后可以让孩子们一起讲一讲,自己最喜欢什么动物。有些幼儿会表示自己喜欢猫,因为猫能抓老鼠;有的幼儿就会说喜欢小鸟,因为鸟能飞;而有的孩子就会喜欢兔子,因为兔子很可爱等等。当幼儿将自己喜欢的动物说出来之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幼儿喜欢的动物图片放映出来,然后再让幼儿以放映的动物图片为依据,将自己喜欢的动物画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完全地调动出幼儿的积极性,激发幼儿的兴趣,从而能够在幼儿想象力的发挥中,实现对幼儿高效的美术教学。
        二、精心选择民族美术作品
        优秀的美术作品可以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能很快吸引人的眼球给人以美的享受。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非常注重美术作品的选择,而将少数民族美术作品融入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选择优秀的艺术作品。


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包含多种形式,不仅有绘画,还包括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且美术作品中深含着浓重的民族意蕴和风格,十分符合幼儿艺术教育的发展需要。选择优秀的美术作品,首先要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与需求。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对于美术作品的感知是不同的,因此在选择美术作品时要根据具体年龄班进行区分。例如,小班幼儿更加偏向于色彩艳丽、形象夸张的美术作品,教师应偏向于选择一些色彩鲜艳的作品。藏族典型的美术作品代表之一就是卷轴画——唐卡,其色泽艳丽、人物鲜明等特点可以给幼儿非常直观的感受,且作品背后蕴含着丰富的神话传说,非常有利于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丰富幼儿审美经验。
        其次,少数民族美术作品的选择还要注重多种表现形式,如果只是单一的美术作品欣赏活动很难保持幼儿的兴趣。少数民族的美术作品表现形式非常多样,不仅绘画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服饰、饮食、手工艺品等都是颇具民族风格的。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进行少数民族手工艺品的制作,大班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发展较好,可以灵活地运用剪纸刀等制作工具进行创作。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将少数民族美术很好地融入幼儿园的美术教学活动中,丰富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形式,还可以发展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幼儿在亲身操作的制作过程中感受少数民族的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同时丰富自身审美经验。
        三、在生活中挖掘美术材料
        提及美术活动,不少人首先想到的是画笔、图片等,然而,美术活动的范围相当宽广,对于美术活动的材料不仅局限于宏观的美术材料。应当充分利用大自然给我们提供的美术材料,大自然色彩绚丽,各种材料都能够变成美术活动中的材料,并且生活化的美术材料本来就是幼儿比较了解的物品,所以可以更好地调动幼儿的兴趣,通过对这些材料的创作,幼儿可以深刻地感知大自然的神奇,因而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艺术创作的激情。
        例如,幼儿普遍喜欢美丽的花草,幼儿美术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要求幼儿首先观察花草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然后进行相应的图画创作,另外还可以制作简单的标本,把自己喜爱的花草、叶子等制作成标本,带领幼儿发掘大自然之中的美,增强创作的意识与激情。与此同时,幼儿美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垃圾”材料开展美术创作活动,比如,用过的纸张、喝完的饮料瓶、大头针等这些随处可见的材料,都可以转换为美术的素材,也可以让幼儿选择自己喜爱的材料,这样的美术活动不仅充满活力,还能提升幼儿挖掘美术素材的能力,并且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的意识。
        结束语
        总之,幼儿园美术特色教学离不开资源支持。教师要根据美术特色教学的需要,强化教学资源收集与整合意识,不断提升资源价值密度,利用特色资源优化美术特色活动环境,丰富特色活动模态,彰显美术教学活动特色。
参考文献
[1]杨菊.幼儿园美术特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190.
[2]林燕.幼儿园农村特色创意美术教育指导策略[J].新课程(综合版),2019(10):219.
[3]李嫣红.农村幼儿园美术特色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J].福建教育,2018(18):33-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