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思维导图培养高中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下   作者:李继广
[导读] 高中物理知识点是零散且复杂的,假如不能有效地进行梳理、区分,有很大可能性导致学生把这些知识混淆到一起,在日后应用时出现错误。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第六中学  李继广   655000

摘要:高中物理知识点是零散且复杂的,假如不能有效地进行梳理、区分,有很大可能性导致学生把这些知识混淆到一起,在日后应用时出现错误。就高中物理知识点而言,不管是理论概述还是公式等内容,都具备一定的学习难度且有着科学的脉络特点,其存在的脉络联系能够通过思维导图进行清晰地呈现,有利于加快学生的理解速度,不断提高学习效率,所以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得到了非常广泛地应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引言
        高中物理作为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在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教师而言,理清物理课程教学状况,探究提升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新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是关键。思维导图是以树状的表现结构呈现的,内容精简,便于学生查缺补漏,应用于物理课堂教学能有效理顺学生的思路,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运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点复习
        物理知识点的整个学习过程较为庞杂,高三学生由于时间的紧迫,在对物理知识进行复习时也很难建立一套完整的物理知识学习体系.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难以掌握复习的实际章法,它导致了学生实际复习过程的效果不强.针对学生复习的此种状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教学方法纠正自己的复习偏差.让学生由某一章节知识点进行展开,通过思维导图的发展模式将同类知识点进行整理.这样一来,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时也能够对知识点了解的更为深刻了.
        例如,在教学《静力学》知识时,教师就应该由力的组成以及分析特点进行出发,让学生了解力与速度以及位移的相关关系,过后再由力与速度关系引出加速度的相应概念.在这样的不断递进过程中,学生会由静力学的知识逐渐延伸到运动学的相关知识并了解在运动学中匀速直线运动是不受力的、而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受一个恒力,它们的计算公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运动,不同的相对运动过程所具有的参考系不同.教师要帮助学生应用思维导图对自己所学习过的各类物理知识进行整理,有效地寻找出自己在物理
知识学习过程中的短板,确保自身学习过程的完整以及有效。
        二、应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堂小结
        高中物理教学完成后应注重做好课堂小结工作,使学生能够及时掌握所学的新知识。课堂小结的方法多种多样,实践表明,应用思维导图将所学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可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帮助学生更加积极地查漏补缺。


因此,为获得良好的课堂小结效果,一方面,运用思维导图按照一定的顺序,引导学生逐一回顾所学知识,帮助其建立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另一方面,鼓励学生根据列出的思维导图,结合自身实际,分析哪些知识已经掌握,哪些还未掌握,针对未掌握的知识点,及时回归课本,并向其他学生请教,堵住知识漏洞。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不仅涉及的公式较多,而且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较高。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重要知识,在下课前几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课堂上讲解的知识点。而后使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堂小结。在思维导图中详细地列出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离开电场的速度、粒子运动的侧移量、粒子运动的偏向角等知识点,并给出具体的公式表达,要求学生按照思维导图中的内容逐一回顾所学知识,看能否准确记忆与正确默写相关的计算公式。
        在思维导图的指引下,学生认真回顾在课堂上学习的新知识,通过将默写的计算公式与思维导图中的内容进行对比,发现一些公式书写有误后认真分析了错误原因,原因在于只是死记硬背一些公式,对公式的推导并不理解。找到问题后,鼓励学生向同学请教,尝试着推导思维导图中列出的公式,学生最终均正确地推导出了相关公式,真正掌握了课堂所学知识,为以后更加灵活应用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知识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思维导图开展自主探究
        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基于传统高中物理自主学习效果不佳的现状,可充分借助思维导图这一工具,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探究的平台,引导学生结合思维导图工具的帮助,积极主动参与到物理知识的自主探究学习中。以“机械运动”自主学习为例,为了更好地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教师就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制定了一个关于“机械运动”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结合思维导图,从机械运动的知识逐渐隐身到速度、瞬时速度相关内容中,使得学生更好地参与到物理知识的自主学习中。如此一来,不仅帮助学生捋顺了“机械运动”的相关知识,为后续的物理知识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中的应用,其实际意义与物理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十分吻合的在实际运用中,教师应依据坚持行之有道的基本原则,探析躬行实践的课堂模式,因时制宜地发掘运用契机。在此种教学模式的锻造下,学生的思维水平将会得到大大提高,将会形成会探究、会梳理、会推理的自主学习能力。如此应用思维导图,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物理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尚彦东.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20(42):143-144.
[2]黄淳.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
[3]聂非.高中物理思维导图的完善[J].中华少年,2018(07):169+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