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外观察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下   作者:朱奕青 辅导教师: 徐红玉 梁华实
[导读] 国际上已知鸟类有9000多种,其中有4000种是候鸟。

湖北省钟祥市东桥镇镇直小学六(1)班  朱奕青
钟祥市东桥镇镇直小学  辅导教师: 徐红玉   梁华实

        1.候鸟的迁徙
        国际上已知鸟类有9000多种,其中有4000种是候鸟。候鸟的迁徙通常为春秋两次,春季从南向北,由越冬地飞向繁殖地,秋季从北向南,由繁殖地飞向越冬地。除非发生意外,候鸟迁徙的时间、途径是年年不变的。
        关于候鸟的迁徙,你一定知道很多了吧?每年秋天,候鸟们,比如说燕子、大雁,从北方飞到南方,度过严寒的冬天;春天,它们又从南方飞回北方,生育它们的后代。
        这样的迁徙飞行,有几千千米的飞行路程,是很辛苦的。运动场的标准田径跑道一圈是400米,4 000千米就有10 000圈!你可能会想,这么辛苦的路途,候鸟们晚上一定要好好休息,睡很多吧          答案是:不对。
         通过查阅资料,我和同学们一起认真研究了这个奇特的问题,我们仔细观察了一种叫白顶雀的候鸟,发现它们在迁徙的时候的睡眠时间只有平时的三分一,这就相当于人一天只睡3个小时!
         每年的秋天,一大群一大群的白顶雀从中国的北方,像黑龙江、内蒙古地区飞行4 000千米,到达南方省份过冬,第二年春天再返回。它们在迁徙的时候,白天捕食晚上飞行,睡这么少的时间,它们能正常生活么?不会生病吗?我们也研究了这个问题。
        我们跟踪记录了13只白顶雀,发现在非迁徙时期,如果得不到很好的休息,这些白顶雀的学习和记忆功能都大大降低了;而对比之下,在迁徙时期,即使同样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它们的学习和记忆功能都跟正常的白顶雀没有什么区别。这说明,在迁徙时期,白顶雀有种天生对抗睡眠缺乏的能力,即使睡得很少,也能正常的生活。
        另外,我们还发现,白顶雀在迁徙时期的睡眠有更多的快速眼动睡眠,就是睡觉的时候眼球在快速的转动,而人在做梦的时候大多处在快速眼动睡眠。白顶雀的这种睡眠,跟人类中的某种病人很像,它们一段时间很躁狂,一段时间又很抑郁,情绪波动很大,对自己和家人都很不好。



        中国内地1983年首次在青海湖设置了鸟类的保护区,我们经过调查后得到数据证实,从我国过境迁徙的候鸟种类和数量约占世界20%至25%左右。
        鸟类是我们的朋友,研究他们也能帮助人类,它们真的很够意思哦!
        2.猫头鹰的捕食特点和方式
        猫头鹰一旦判断出猎物的方位,便迅速出击。猫头鹰的羽毛非常柔软,翅膀羽毛上有天鹅绒般密生的羽绒,因而猫头鹰飞行时产生的声波频率小于1千赫,而一般哺乳动物的耳朵是感觉不到那么低的频率的。这样无声的出击使猫头鹰的进攻更有“闪电战”的效果。据研究,猫头鹰在扑击猎物时,它的听觉仍起定位作用。它能根据猎物移动时产生的响动,不断调整扑击方向,最后出爪,一举奏效。猫头鹰是色盲,也是唯一能分辨蓝色的鸟类,除了某些过惯了夜生活的鸟类,如猫头鹰等,因为视网膜中没有锥状细胞,无法辨认色彩以外,许多飞禽都有色彩的感觉。乌鸦在高空飞行需要找到降落的地方,颜色会帮助它们判断距离和形状,它们就能够抓住在空中飞的虫子,在树枝上轻轻降落。鸟类的辨色能力也有利于它们寻找配偶。试想,雄鸟常用艳丽的羽毛吸引异性,如果它们感受不到颜色,那雄鸟还有什么魅力呢?
         从幼儿园开始,小朋友们就知道大小便要去厕所,可是,猫头鹰似乎很糊涂,它总是在自己的家里放大便。比如说,掘穴猫头鹰是一种在草地上挖洞的猫头鹰,它们总是喜欢收集奶牛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粪便,然后把这些粪便块块放到它们的洞里去。这是为什么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做了几个实验。
         首先,猫头鹰可能是用粪便掩盖它的蛋的气味,这样臭味就能臭跑那些想吃蛋的猎食动物。科学家们做了一些没有臭味的假粪便,放到猫头鹰的洞里去,可是他们发现,那些猎食动物来的次数是差不多的。
         不是因为这个原因,那么是不是猫头鹰用粪便来引诱小虫子填肚子呢?科学家们采集了一些干粪便,另外还采集了一些湿粪便,就像刚刚被大雨淋过一样的。他们发现这两种粪便都吸引了“屎壳郎”,学名蜣螂,湿粪便吸引的更多。猫头鹰是很喜欢吃甲虫的,那么猫头鹰是不是用粪便来“钓虫子”,就像用食饵钓鱼一样?
        科学家们继续做实验。他们观察10只猫头鹰4天,当他们把粪便从猫头鹰洞里拿出来的时候,猫头鹰吃虫子很少,而重新把粪便放回洞去的时候,猫头鹰吃了10倍的虫子!
       这样,科学家们就确信了,原来猫头鹰并不糊涂的,它们是用粪便来引诱虫子吃。它们也很聪明吧?对于鸟类来说,或许是它们的谋生的手段。自然界真奇妙,不是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