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王艳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下   作者:王艳
[导读] 英语是小学教育体系的重要学科, 但是英语知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小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学习规律。

陕西省榆林市明德小学 王艳     719000

摘要:英语是小学教育体系的重要学科, 但是英语知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小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学习规律。因此,小学英语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模式,保障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情境设计有效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本文论述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以期进一步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课堂提问;策略分析
        引言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利用有效提问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英语教师如果习惯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地位,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利用有效提问方式有利于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教师在讲解了理论知识后,可通过及时提问,了解学生的知识接受情况。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可以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培养自身的思维能力。
        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现状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提问教学方法应用得比较频繁,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无法充分发挥出有效提问的作用。
        一些小学英语教师不够重视有效提问教学方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提问过程中,设计的问题具有雷同性,无法推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的提升。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师不够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通常都是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快速回答,整个过程较为机械、乏味,师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实现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目标。部分小学英语教师没有精心设计问题,提出的问题具有形式化特征,也没有有效结合教学内容,不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影响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应用效果。
        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秉持有效提问的原则,不能随意提问,要注意提前准备,科学设计提问内容和方式。例如,在教学时,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设计问题,注意语言运用方式,保障提问的启发性和生动性,突出问题的科学性。
        (二)启发性原则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自己去探索英语学习规律,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也要具备启发性。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应遵守启发性原则,保障问题的价值,避免盲目提出问题导致问题缺乏教学意义。
        (三)激发性原则
        学生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主要的参与对象,负责接收教学信息,教师负责向学生传授知识。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因此,兴趣也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前提。教师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所有的学生投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
        (四)难度适当的原则
        小学英语教师在提问时,需要明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此为基础适当地提出问题,并保证提出的问题在学生的知识范围内。教师提出的问题如果过于浅显,则无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出的问题如果过于复杂,将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合理把握问题的难度,保证问题难度的适当性。



        三、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一)在导入环节提出问题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导入环节利用有效提问方式,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预先了解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使其把握小学英语的知识点,明确自身学习目的,进而提高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导入环节,教师要合理地设计问题,帮助学生顺利进入小学英语学习活动中。
        (二)转变提问的态度
        小学英语教师利用提问的方式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但是要注重提问的方式方法,尤其要摆正提问的态度,要学会转变自身的态度,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问题探究活动中。通常,教师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会表现得很严肃。如果学生回答失误,教师通常会批评他们,这样会打击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降低提问的效果。因此,小学英语教师需要正视自己的不足,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降低学生回答问题的压力,引导学生正确地面对英语问题。
        (三)设置问题层次
        每位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和学习特点都是不同的,此外,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也是不同的,再加上学生之间具有不同的学习基础,这些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善于从各个角度设计问题,从而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 Let's make a fruit salad 这一课时,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突出问题设计的层次性。比如,一些学生学习基础比较差,教师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可以适当降低问题的难度;一些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基础,教师可以适当提高问题设计的难度。每位学生可根据自身学习能力来选择问题并进行回答。教师可以将所有的学生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学生英语学习水平比较低,教师可以设计简单的问题,如 Do you like salad? 设计这类问题主要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回答积极性。第二层次的学生英语学习水平中等,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问题,如 Do you know how to spell the word salad? 第三层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英语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如 What's interesting about your salad making         通过设计问题层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
        为了保障问题分层效果,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英语教材的知识点。教师在设置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回答题目,充分发挥问题的引导作用。
        (四)保证问题答案的开放性
        教师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不设计一种答案,以保证答案的开放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在活跃学生思维的同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结束语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始终利用板书的教学方式,缺乏和学生互动,就会导致整体教学氛围过于枯燥,不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有效提问的方式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位学生都积极融入课堂活动中,从而活跃课堂氛围。
参考文献
[1]问之有理,思之有法——谈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有效性提问[J].朱茵.小学时代.2019(16)
[2]“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小学英语课堂初体验[J].佘佳佳.新课程(上).2018(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