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现状及对策 王梦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下   作者:王梦
[导读] 当前我国语文作文教学成效不显,学生写作倍受课本和参考书影响,文风过于倾向“应试”,学生写作风格和思想也受限制,对学生作文水准的提升不利。

重庆市合川区涞滩镇完全中心小学  王梦  401545

摘要:当前我国语文作文教学成效不显,学生写作倍受课本和参考书影响,文风过于倾向“应试”,学生写作风格和思想也受限制,对学生作文水准的提升不利。所以,教师需要转变作文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累积写作素材、词汇等,让其写作内容得以丰富,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现状;对策
        引言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发现问题并积极创新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便使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所提升。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教师要注重学生观察生活能力和良好习惯的培养,注意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事件,为写作积累素材。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为学生组织相关的活动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素材应用能力。
        一、小学生高年级作文教学里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具体教学方式选择依然是传统式
        核心素养认为,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逻辑应该是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性不断降低,其自身自主学习的独立性不断提升的过程。在我们目前的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依然处于传统教学惯性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更喜欢所谓的“听话”的学生,一旦学生对于自己的教学提出异议,他们便感觉自己失去了对于学生的控制,这使得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性与日俱增,不利于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写作教学素材积累不够
        现阶段小学作文课的素材基本来自教材,命题作文大都依赖教材,这导致学生写作素材雷同,缺乏新意。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周围生活观察不够细致,致使其在写作前情感体验不足,教师也未能给予学生指导。例如,有学生在描写自己第一次做饭的经历时,只是写了做饭的流程,而更重要的心理感受、细节等几乎没有描写到,这主要是情感体验不足导致的。在写游记类的作文时,学生只是描写自己去了哪些地方,而并没有将自己在旅游过程中的感受表达出来,这从侧面反映了学生对周围事物观察不仔细,缺乏情感体验,导致作文空话太多,缺乏真情实感。
        二、解决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问题的有效策略
        (一)重视课外阅读,让学生有话可写
        首先,有效的课外阅读活动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认识更多的字词,从而丰富学生的汉字知识储备,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不仅能够获取更多新的知识,运用所学语文知识解决问题,更能查漏补缺,以此达到“以学养学”的良好循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课外阅读活动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精神境界。


因为大多数课外读物都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教育意义,所以学生在阅读课外读物时很容易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道理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从而对语文阅读产生兴趣和热情。再次,课外阅读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素材,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特别是不同题材的阅读,可以让学生学习到不同的写作技巧,见识到更多的写作思路,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和写作技巧。可以说,课外阅读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字信息,通过课外文章的解析和理解,产生自己的感悟和不同的见解,从而为以后的写作提供更广阔的写作思路和写作空间,让学生在“先写”时,有话可写。
         (二)借助多媒体互动,提高教学气氛
        教师要在课堂上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直观体验生活的真实场景。互动模式可以不断加深学生对生活的认知与感受,通过沟通与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写作水平。教师要灵活采用照片、视频、音频等模式,利用多媒体创设具体的写作情境,和学生进行互动沟通,让学生对所呈现出来的图片及视频等加以描述与想象,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完成写作训练的第一步。在小学生口述环节,教师应时刻关注他们的表现,和他们沟通交流,使学生感受到自身的想法得到了教师的重视与肯定,提高学生表述的自信心与开口讲话的勇气。在学生完成口述后,教师要能够对他们的表达及感想加以评定,使学生找到不足、找到亮点。教师也要对教学中所展示的照片与视频说出自己的看法,使学生根据教师的评定完善自身的观点,再把这个观点记录下来,通过完善形成一篇文章。在互动过程中,学生逐渐掌握了作文修改流程,学会在写作中不断优化自己的文章,取得互动授课的预期成效。
        (三)情境教学,让写作具备真情实感
        导致学生写作能力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写作课题缺乏真情实感,缺乏日常的细致观察和积累。比如写春天的景色,如果学生没有真切的观察春天的景色,而是凭借自己的想象去写作,就很容易忽略细节,写出来的文章不够生动,不够细致。融入情境开展教学,是指教师会根据写作主题选择一些可以现场体验的场景去训练培养学生的真实体验,并在真实体验中获得启发,形成思路。在一次以“我爱这夏天”为主题的写作教学中,为了增强同学们的现场体验,教师特意抽出20分钟带领同学们来到校园里感受夏天,观察夏天的各种景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并没有规范大家统一行动,而是允许学生自由行动。从大家的作文情况来看,有的学生重点观察夏日里大家的衣着服饰,有的重点观察夏日花草树木的形态,有的重点观察蝉鸣鸟叫的声音,还有的同学观察夏日里的蓝天白云……大家将观察体会细致的描写出来,带着对夏日生活的点滴体会感想,情感表达非常真挚。
        结束语
        总之,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讲,教师要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着重培养,要教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素材,更要重视学生对社会事件的个人想法,然后利用适宜的方式将小学语文写作的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培养学生个人能力和积累社会经验。教师从学生的作文内容出发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这也是为学生开启一扇新的知识大门。教师要逐步改善语文作文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使得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倪伟.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探讨[J].作文成功之路,2020(14):50.
[2]王雯.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创新路径思考[J].考试与评价,2020(01):123.
[3]吕文龙.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J].中华少年,2018(29):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