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探析 农定宇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下   作者:农定宇
[导读]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

广西百色市靖西市武平镇武平中心小学   农定宇

摘要: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当前数学教学的主要培养目标。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方法
        引言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旨在帮助小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应用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小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促进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能力都获得增强。这种教学方式将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从而让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获得大幅提高。这种教学方式明显优于以往由教师提出问题、给出答案、讲解原理及公式的传统教学方式,能够让小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并将所学知识有效地运用起来。
        一、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模式过于陈旧
        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自我思维方式与逻辑能力非常重要。小学生具备非常强烈的求知欲,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会利用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可是大部分教师在解决问题教学当中,教学模式过于陈旧,缺乏对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学方法过于单调,造成学生在课堂当中对问题不感兴趣,从而不愿意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直接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产生影响。
        (二)脱离生活实际
        不论学习何种知识,都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脱离生活的数学学习不仅是不切实际的也是空洞无依的。但在现阶段小学数学解题中,却存在脱离生活实际的问题,导致数学知识学习与生活之间契合度低。这种情况不仅不利于小学生深入理解与学习数学知识,也难以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目的。同时,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脱离,也会抑制对小学生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等的培养,不能在小学阶段为学生的生活、学习打好基础。
        二、有效提高高年级解决问题教学策略
        (一)巧用逆向思维,提升数学运用能力
        逆向思维即反向思维,通过借助于事先所知道的结果来将问题的未知条件找出来,通过逆向分析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采用逆向思维进行解题能够将复杂的问题简化。例如,在进行百分数相关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有以下例题“已知商场搞促销互动,某一种商品已经连续降价20%,现在的价格为144,求商品原来的价格”,如果学生按照正常的思维进行解题的话,不容易获得解题思路。因此,该题可以采用逆向的解题思路。其解题口诀为:单位一知道用乘法,不知道用除法,多加少减。逆向分析的过程为:先求第二次降价之前的价格,即单位一未知,用除法、降价为“少”,用减法,因此该过程的列式为:144/(1-20%)。


下一步得出分析仍然采用“除法,减法”的解题思路获得原价格。由此可见,逆向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获得答案,该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结合现实生活实例教学
        实际生活当中解决问题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在实际生活当中我们可以发现问题,找到生活当中的一些问题,就需要利用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掉这些问题,我们才能够过上正常的生活。然而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各种解题方法,还是能够为学生到实际生活当中解决问题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在以往的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非常重视训练学生的题型,让学生利用大量的题型训练,掌握好某一个数学概念,此种题海战术,让大多数小学生产生厌烦心理,非常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比如,学习五年级有关位置的内容时,教师要让学生们列举出生活当中有关确定位置的实例。有的学生说“确定电影院座位、火车座位”时,都需要按照“第几排第几座”或者“第几车厢第几座位号”来确定。通过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有关位置确定的情况,学生就能够对位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在学习六年级“百分数”的相关知识点时,教师能够让学生们到各个商场中观察有关的促销活动,然后展开计算,计算出哪一个店铺的折扣最低。学生经过这样的学习活动,意识到生活实际中数学知识的真正价值,从而调动起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为学生提供启发,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当中的应用意义,解决生活当中的一部分实际问题。从而帮助学生了解学以致用的道理,此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理解力,促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生活当中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
        (三)开展小组合作
        因小学生难以始终专注于课堂,所以教师可通过开展小组合作,使小学生之间能够共同探讨同一问题,促进小学生多样化解决问题,提升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一方面,教师可将小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让小学生以组为单位积极探究数学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应为每个小组布置任务,并设置任务目标,使小学生能够朝着目标深入分析数学问题,完成合作学习任务。这种方式不但利于激发小学生对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也利于提升小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等。这不但对小学生现阶段的数学学习有利,对小学生长远健康发展也尤为有利。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务必要重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切实引发小学生思考数学问题,以实现小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多样化”解决。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是小学阶段主要科目,数学教学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高年级数学课堂上,教师要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水平,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正慧.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现状及策略[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长沙会场)论文集(一)[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3.
[2]李玉红.小学高年级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亚太教育,2019(12):25.
[3]顾超.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策略[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8(05):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