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弊端与整改方法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下   作者:陈玉梅
[导读]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重要的起点,更是幼儿一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迎风桥镇中心幼儿园    陈玉梅   413055

摘要: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重要的起点,更是幼儿一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忽视了幼儿教育,或者在幼儿教育阶段没有为幼儿打下良好的基础,就会直接影响和制约幼儿的智力开发和影响幼儿的未来发展。然而,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家长认为学生上学即意味着要学习书本知识。在幼儿教育中也应如此,因此,在学前教育阶段,教学语文和数学知识都属于幼儿园的正常教学范围为了迎合这些家长的这种错误的心理需求,当前的学前教育就普遍呈现出小学化倾向。其实,这种教育观念及其实施,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与科学的素质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幼儿的潜能开发和未来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弊端;整改方法
        引言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也就意味着幼儿园在开展教育时无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采用小学教学方法去对幼儿进行教育,这会使得幼儿心理负担变重,此外幼儿心智不成熟,还不知道如何排解自己的情绪,当因为无法吸收教学内容时会在内心产生烦躁和不安,由于自身无法消化,就会反映到幼儿性格之中,使得幼儿敏感、自卑、内向甚至暴躁,这对幼儿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弊端
        (一)教学观念不科学
        为了满足幼儿在成长中自身的需求,许多幼儿园进行小学化的教育无非是让幼儿能够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这种强化的教育让许多幼儿提前接受了自身能力之外的知识内容。他们并不能真正学到与自身接受能力相关的教学。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幼儿自身对于学习的正确认识幼儿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影响了幼儿对于学习的积极性表达。“拔苗助长式”的引导方法对于儿童来说无疑是一种超前的错误引导。
       (二)教学活动过于“形式化”
        幼儿时期的教育要让幼儿养成“爱说话、爱互动、爱交流”的好品质,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做好铺垫。但当前的幼儿教育过于注重“形式化”的理论指导,课堂中留给幼儿自由活动的时间很少,使幼儿在课堂中被动接受理论知识,对课堂和教师的依赖程度较高,不会自主学习和交流。久而久之,幼儿就会逐渐形成懒惰的学习思想,没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只会等待教师的安排,这些都是教学活动“形式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教师要看到这些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课堂的方案和形式,避免教学活动“形式化”。



        二、幼儿园“小学化”教育倾向的整改策略
        (一)坚持科学的教育原则,积极转变教育理念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前教育机构应该深入贯彻新课标的要求,从适应和服务幼儿未来发展与终身发展的角度出发,兼顾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坚持科学的教育教学原则,积极转变教育理念,走出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阴影。学前教育机构要积极扭转办学方向,坚持原则,不要因为招生需要就曲意迎合家长的不合理的教育要求,而要重视幼儿阶段的教育需求,办先进的教育。幼儿教师更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认真研究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深入学习针对幼儿的教育教学方法,作合格的幼儿教师。幼儿园也要做好幼儿的幼小衔接准备工作,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二)优化课程设置
        即运用科学的课程优化设置,针对幼儿自身生理和心理特点及进行目标的设定,通过适用于幼儿自身接受的内容去引导他们更加合理地进行本土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使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都以标准的形式展现在幼儿的面前。而幼儿园的相关领导要积极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让教师积极参与到管理工作中来。因为教师是与幼儿接触最多的引导者,他们自身的方法要从幼儿出发,而非学校统一的管理理念。这样也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积极管理幼儿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幼儿园不能过度的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幼儿自身的良好发展,应用正确的方向去进行深层次的贯彻引导。在教育的过程中,首先对幼儿自身的价值观念成长进行一定的了解。对于素质教育的注重不能大于幼儿自身学习能力和自身性格的养成。让幼儿更多地去认识社会,远远比从一开始便进行知识的灌输作用要大的很多。所以,在积极的教育评价中,我们不能将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幼儿自身能力的唯一标准,而要从多方面去进行综合层次的考虑,不断避免幼儿教育中的小学化现象,更加科学化的进行课程的设置和引导,使学生能够在课程中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魅力。
        (三)落实家园共育,开展家庭教育活动转变家长教育观念
        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印象极大,而且家庭教育观念也会影响幼儿园的教学内容,部分家长存在认为将幼儿教育小学化才是幼儿教育应该前进的方向,这种错误的教育观念会使得家长在家庭教育时对幼儿的要求不断增加,甚至于强迫幼儿学习一些不符合年龄的内容,这种教育观念会直接影响幼儿的心理。而且要想促进幼儿教育良性发展,让幼儿得到合适的教育,这是需要幼儿园与家庭共同发力的,幼儿园与家庭教育教育观念的不同也会对幼儿产生冲击,使幼儿感觉到混乱,反而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幼儿园方面应该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然后可以组织家庭教育活动宣传正确的幼儿教育观,请幼儿家长来幼儿园听讲座,为幼儿家长详细描述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对小学生的不利影响,让家长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结束语
        幼儿成长阶段本身就是比较简单快乐的,如果过多增加幼儿学习负担,不但对幼儿成长过程造成影响,并且会让幼儿对学习兴趣减少,长时间发展下去,对幼儿各个方面都非常不利。在近几年来“小学化”已经成为经常使用的教学方式,非常不利于幼儿学习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丽燕.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及解决对策[J].考试周刊,2020(49):163-164.
[2]郑凡红.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及解决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48-49.
[3]张频.探讨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与对策[J].东西南北,2018(24):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