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通过小学体育教学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策略 胡宏彬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下   作者:胡宏彬
[导读] 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观念和提高身心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现阶段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体育教师的教学方式落后、教学理念单一,家长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学生对体育教学没有兴趣等。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五小学校  胡宏彬  150400

摘要: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观念和提高身心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现阶段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体育教师的教学方式落后、教学理念单一,家长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学生对体育教学没有兴趣等。这些问题都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巨大阻碍。为了解决这些阻碍,体育教师必须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充分结合实际状况与学生身心现状来制订教学方案,并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运动观念,并逐步提高身心素质水平,以此为学生的后续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体育;身体素质;策略
        一、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一)对体育教学的价值没有正确认知
虽然现阶段新课改和许多专家强调了体育教学对学生的重要性,且越来越多的群体开始认同接受体育教学的价值时,仍然有部分家长、教师对体育教学的价值未能形成正确的认知,认为体育教学只会挤占学习考试的时间,这主要是由于应试教学的长期影响导致的。例如,有些家长认为体育课会占用学生学习的时间就不支持体育教学,甚至还想直接取消小学体育教学。部分学校的部分教师,对体育教学的价值没有正确认识,常常占用体育课,这就导致了体育教学难以开展,体育教学提升也就无从说起。
        (二)教学方法单一
        现阶段有很多学生难以融入体育课的氛围和活动中,长期如此,很容易导致对体育的热情爱好下降。这主要是因为现阶段部分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有问题,在新课改的指导下,要么坚持使用陈旧的教学方法,要么不予以创新,抓住一种教学方法不放,自然很难让追求新鲜事物的学生无法融入。
        (三)学生对体育教学的积极性不高
        很多时候,学生对于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并不高,究其原因一部分学生是认为体育课对于考试没有帮助,所以对体育并没有予以重视;还有部分学生不理解体育教学,只是想在体育课上自由玩乐,不愿意积极参与体育训练。
        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策略
       (一)加强体育课堂在小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体育课堂 充分发挥作用也就是要对小学生进行身体力量、身体素质和耐力三个方面进行培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这就需要教师从课堂的构成、强度和制度三方面着手,简单来说,要不断优化体育课堂制度,时刻关注学生参与活动情况;保证训练内容强度,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选取合适的活动,以避免引发安全事故。学生在参与训练的过程也要做好计划,由教师带领学生一步步地实现课程目标。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教师要有发现学生潜能的眼光,体育课堂则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身体力量的锻炼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分别是腿部、臂膀和肩部。因此,要重点练习与这三个部位相关的运动,比如,仰卧起坐、俯卧撑和跳绳等。但这些运动都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教师在做示范时一定要仔细讲解,细化到每一方,适度选取运动量,在做俯卧撑时,要考虑小学生年龄特点,设置一组为 10 个,开始阶段要求学生做一组即可,逐渐加量,让学生慢慢适应,以避免他们受伤。



        2.对学生耐力的培养是体育课堂的重要目的,不仅仅是从体育活动中去实现,还要帮助学生引起重视,在日常生活中也注重锻炼。在体育活动中,个别学生会由于体质原因,接受不了高强度的训练,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体质特点来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要针对每位同学不同的身体素质来实施分层训练和培养。学生体质方面的培养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分层次的方式来逐渐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3.对学生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才能更有效率地学习,心理素质过硬的学生能够顶住压力,积极面对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家长和教师能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对学生耐心引导,鼓励学生在学习之余多多参加体育锻炼,并定期举办一些简单的体育比赛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重视学生的发展特点  
         由于学生的年龄尚小,各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差异。因此,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重点关注记录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法,对每个学生尽量做到针对性教学,以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专长、弥补自己的缺陷,为此教师可以制订循序渐进的训练计划,使学生能看到自己逐渐进步,更能激发他们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但在训练之前也要注意记录每个学生的身体状况,是否带病、是否有不适合的运动项目,活动中也要注意观察每位学生是否有身体不适的情况,避免出现因体育活动出现身体不适或不良反应。
         (三)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
        组织有效的体育教学活动,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也能起到很大作用。为了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教师在合理设计实践活动的同时,要确保整个活动有周密详实的计划,包括活动前的准备、活动中应对各种情况的预案、活动后的收尾工作都要考虑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学生在活动中受益良多。在体育教学开展期间,教师要注重从中激励引导学生的自信心,在学生遇到一些小困难时,不要立刻出手帮助,给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机会,培养学生独立自强的心态。
         (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想要利用体育教学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首先要提升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并结合学生的个性与年龄特点设计方案,教师可与利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将一些运动以游戏的方式进行,从而让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并自愿参与到体育学习中。
        结束语
        综上述,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正在长身体的阶段,适当的体育运动是有利于身体健康成长的。由此,体育教师需要明确一个目标,就是小学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学生身体强健,健康成长,这不但符合小学生现阶段的成长需要,更是符合新课改的中心思想。所以想要激发学生自觉体育锻炼和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首先要做到教学活动设计的科学且符合现实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既提升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能从调动小学生的参与活力;其次,教师在通过体育教学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最后,教师能够通过体育教学给学生树立热爱锻炼的理念,为他们后续的发展打好根基。
参考文献
[1]关于引导式教学方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吴丽群.??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20(03)
[2]探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德育培养的途径[J].周兴华.??华夏教师.?2020(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