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价值和运用 陈启霞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下   作者:陈启霞
[导读] 幼儿园教学的特点是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尚未成熟的幼儿。虽然他们的思维方式是非常简单的,他们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抄乐镇中心幼儿园    陈启霞  654100

摘要:幼儿园教学的特点是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尚未成熟的幼儿。虽然他们的思维方式是非常简单的,他们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民俗游戏是基于接近儿童和发挥孩子为主要教学方法的想象力的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民间游戏都非常适合幼儿园教学。
关键词:民间游戏;幼儿园;教学价值与运用
        引言
        民间游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而且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因此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教学中引用民间游戏,不仅可以让孩子的体育锻炼内容更加丰富,还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兴趣,调动孩子参与的热情与积极性,有利于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全面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以及综合素养。同时,民间游戏也可以让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受到文化的熏陶,为孩子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民间游戏概念
        民间游戏顾名思义,就是存在于劳动人民中间的愉悦身心的活动,具有明显的文化性和趣味性。在幼儿教学中,教师通常以教学过程为目的,再引入或创设这些活动,并利用这一场景将不同的教学环节联系起来,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以唤起幼儿初步的学习和情感感官体验。对于幼儿园教学而言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民间游戏,是教学最常用的手段之一,教学效果也非常显著。
        二、民间游戏引入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广泛收集民间游戏素材,整合游戏教学资源
        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效引入民间游戏的关键是收集游戏资源,通过调研实践和网络查阅资料加强了幼儿园教师对于民间游戏内容和形式的把握,可以更好地利用游戏环节和民间活动开展教学活动以提升幼儿教学质量。提升民间游戏的收集效率必须要结合幼儿课堂教学需求进行拓展,召开家长会利用家长童年的民间游戏活动整合到幼儿园教学中,不仅拓展了游戏资源,同时还实现了家校共建的幼儿园高效教学模式的发展和应用。民间游戏教学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利于推动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凸显民间游戏特色需要精心挑选符合课堂教学的游戏活动强化民间特色,营造趣味性的幼儿园教学情境可以有效提升民间游戏和课堂教学的融合效率。
        例如,家园共建是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关键途径,有利于收集丰富的民间游戏资源,发展亲子活动可以鼓励幼儿家长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像定期举办家长会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可以整合教学资源丰富民间游戏素材,在家长会举办过程中在幼儿园教师鼓励家长积极发表自己态度:“尊敬的家长你们好,为推动我们幼儿园游戏教学的运行,我们需要您的配合,请你们回忆有趣的民间游戏,并积极参与到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发展幼儿关系。


”当家长提出“丢沙包”的经典民间游戏时,教师可以分析规则,研究策略,进行调整适合幼儿身心发育特征,提升民间游戏的普适性,要融合游戏资源的教育引导功能。
        (二)创新幼儿教育的形式与内容
        民间儿童游戏本身是具有随意性与自由性的,这也是其受幼儿喜爱的原因之一,而幼儿园的教育还是具有一定章程与规矩的,所以,可以在活动的形式与内容上,将民间儿童游戏与幼儿园教育有机结合。既然要将两者有机结合,那么首先就要对民间儿童游戏在性质与内容上进行分类。例如,民间体育类游戏,有踩高跷、老鹰捉小鸡、打陀螺等;民间语言类游戏,有猜猜我是谁、月亮什么时候圆等;民间音乐类游戏有丢手绢等;民间科学类游戏,有七巧板、翻三角等。总之,每一类游戏每一种游戏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幼儿教师则需要充分利用每种游戏的特点将其巧妙融入幼儿教育中,让幼儿教育的形式更加新颖多样,使幼儿教育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具体。如,幼儿教师在教授幼儿歌曲《小星星》时,就可以利用民间音乐类游戏丢手绢的游戏形式来进行。具体来说,幼儿教师先一句一句地教幼儿唱,然后通过丢手绢的游戏形式,让幼儿围成一圈,先一个接一个、一句接一句地唱,然后再以手绢为游戏点,让幼儿在玩丢手绢游戏的同时学会唱这首歌。总之,幼儿教师要充分依据自己将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考虑选择与之相符的民间游戏,并将其融入教学活动中。
        (三)立足幼儿实际,选择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民间游戏
        作为幼儿教育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教学活动的设计至关重要。教师必须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在民间游戏的引入中,不仅要重视游戏的理论基础,还要注意在此过程中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所以,教师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如幼儿的年龄、性别、爱好,还有他们的合作能力等。正因如此,游戏的引入要结合幼儿的实际,使其开展的针对性更强,教学效果更显著。除此之外,将民间游戏的地方化特色融入其中,教师还要为幼儿选择合适的民间游戏。例如,年龄较小的幼儿,由于其自身的合作能力较差,他们在游戏中比较独立,往往不喜欢被人打扰,所以,他们更适合单独的游戏;而年纪相对较大的幼儿喜欢和其他小伙伴一起玩,所以他们更适合群体性的游戏。再比如,男孩子喜欢有挑战性和运动性的游戏,而女孩子则喜欢相对安静的游戏等。从这些角度看,教师在引入民间游戏时,必须立足幼儿实际,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民间游戏对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幼儿园活动中,教师将民间游戏融入到教学中,应当尊重孩子的课堂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不断地激发孩子对民间游戏的兴趣,调动孩子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孩子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民间游戏中。丰富多样的民间游戏,不仅可以使孩子的身体得到锻炼,为孩子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还能促进幼儿园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蝶.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价值和运用[J].新课程,2020(17):10-12.
[2]黄春芹.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价值和运用[J].好家长,2019(96):32.
[3]王姣.浅析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价值和运用[J].新课程(综合版),2018(1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