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学 李翥 郑传昕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0月下   作者:李翥 郑传昕
[导读] 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

四川成都西华大学理学院     李翥  郑传昕   610039

摘要: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作为一名初中教师,要深刻认识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正确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打下坚实的课堂基础。根据传统教学理念下的物理教学现状,本文简要分析了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果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对策
        引言:
        新课程标准指出,物理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自然科学基础课。初中物理课程不仅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和科学创新意识。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享受高效的物理课堂教学,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传统教学方式依然存在,影响教学有效性
        新课程理念并没有完全抛弃传统的教学方法,但填鸭式教学并不可取,但填鸭式教学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影响学习。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忽视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不利于初中物理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课堂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影响教学效果
        目前,初中物理教学还面临着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注重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物理实验教学。初中物理教学是一种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然而,由于初中物理课程学时有限,许多教师需要更多的学习。为了节省教学时间,许多教师把学生的实验课改成讲座课,或用多媒体教学方法代替学生的动手实验。虽然学生可以死记硬背地掌握知识,但对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能力的提高影响很大。
        (三)盲目追求新颖,忽略物理课堂实效性
        除上述两个因素外,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盲目追求课堂教学模式的“新颖性”,将一些相对新颖的教学模式并列在一起,使物理课堂教学失去了原有的教学意义,成为教师展示课件的课程。虽然课堂气氛活跃,但学生的学习收获并不是很好,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高。
        二、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
        (一)用生活化的故事吸引学生
        物理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有自己独特的表达和描述规范,如物理定义、公式、定理等。在表达和使用上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要求。然而,在初中教学实践过程中,这种严格、科学的要求已经成为制约教学效率的负面因素。很多学生听到公式和定理会感到厌烦,甚至有“我肯定学不会”的恐惧,这对后续的教学工作非常不利。


教师可以巧妙地将物理知识融入到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故事中,利用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对新事物有强烈好奇心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对描述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物理学科的浓厚兴趣,从而打破传统物理教学中僵化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效果低下的问题。比如在“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课上,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什么是导体电阻,学生可以利用课间练习上下楼梯进行讲解,学生就像电子,楼梯是导体,当楼梯上几乎没有障碍物时,学生遇到的障碍物会更少,走得更快。这对应于低电阻导体,电子通过时阻力较小,更容易通过。但是如果阻力很大,学生上下楼梯会遇到更多的障碍,当电子通过高电阻导体时,通过楼梯的速度会很慢,通过速度也会变慢。当同样数量的学生从教学楼两侧狭窄的楼梯走到中间较宽的楼梯时,原有的拥挤感会降低,学生的通过速度会增加,这表明导体截面的大小与阻力成反比。如果楼梯很长,学生爬楼梯会更慢。也就是说,楼梯越长,学生通过的时间就越长。换句话说,导体的长度与电阻成正比。这个贴近学生生活的表达生动地说明了电阻和导体的关系,使学生对导体和电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改进传统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增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了解实验所涉及的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传统教学中,实验由教师演示,学生的每一步都由教师带领,实验报告也是一样的。让学生自己操作,他们会感到无助。因此,教师应首先介绍一般的实验步骤。让学生分组学习。在实验中,教师只起引导作用,不干预学生操作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总结能力。物理实验不仅需要学生的动手参与,更需要学生的大脑。通过实践,学生可以体验实验的全过程,获得更稳定的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学生可以对自己以前学过的东西进行分析思考,及时总结,有利于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为今后的物理学习提供很大的帮助。
        三、通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教学手段
        科学技术的进步间接促进了教育的进步。目前,已实现了学科教学与多媒体的融合。多媒体以简单的形式、生动的画面向学生呈现复杂的知识,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感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教学方法。一方面,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现代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设施。另一方面,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也进行了改革,使教育更加人性化,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运用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课堂产生更多的期待。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形成对物理的稳定热爱。物理知识的教学更简单、更有效。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重视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更新教学理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实验教学为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要善于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构建新型物理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综合能力,为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邱若英. 如何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J]. 儿童大世界, 2019, (3)
[2]张雪峰. 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创新发展探究[J]. 儿童大世界, 2018, (6)
[3]侯丽淑. 如何让初中物理教学“活”起来[J]. 读与写, 2020, 第17卷(4):210.
作者简介:
李翥(1999-),男,汉,四川省自贡市,本科,研究方向:应用物理学
郑传昕(1998-),男,汉,四川省简阳市,本科,研究方向:应用物理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