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喻洁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1月上   作者:喻洁
[导读] 运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学生今后各学科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

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龙溪镇塘田明德完全小学  喻洁  422400

摘要:运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学生今后各学科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教师在培养小学生运算能力这一方面上,应与高效教学相匹配,注重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使得小学生能够在学习运算能力的基础上,懂得公式的灵活运用,这样,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又能创立高效课堂。基于此,以下对小学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引言
        在新时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在课堂中的硬性学习方法,提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灵活度,让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参与、自主思考,保证学生受到数学知识的启迪,加深学生对知识点内容的印象,让学生主动完成精准的数学知识学习。
        一、创立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动力之源,针对小学生而言,小学的学习能力较为薄弱很多时候不懂得自主学习。因此,教师要善于循循教导,以便于激发学生的对课堂教学的兴趣。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部分教师会照搬着课本上的解题过程给学生进行讲解,使得课堂氛围枯燥无味,学生在上课时积极性不高,难以从这里提升学习兴趣。孩子的天性好玩,试想一下,在一堂索然无味的课堂上,无法抓住学生学习的心,他们将很容易被外界环境所干扰,这样将极大地降低教学效率。而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创立丰富的生活化教学情境模式是所有教师的不二之选。例如,我在讲解《加法法则》这一知识点时,其中讲到“加法结合律”时,我给学生创立了一个这样的教学情境:今早,老师在来学校的路上想买早饭吃,老师身上没钱,只买了一杯豆浆,一个油条和一块馒头。如果一杯豆浆需要2元,油条需要1.5元,馒头需要1元。大家想一下如果老师先给老板豆浆加油条的钱,再付馒头的钱和先付馒头加油条的钱,再付豆浆的钱,这两种支付方式有什么不同?然后我再引入《加法法则》的教学知识点,整个课堂相比以往更活跃,学生的积极性也更高。通过创设生活式的教学情境,可以将数学运算生活化,不仅可以带动课堂氛围,还可以让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在生活式的教学情境中得到提升。
        二、完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教学方法的完善,为学生提供优秀的运算方式,保证学生在优质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完成高效的运算学习。


教师应注意教学方式要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考虑学生的性格和能力差异性,迎合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需求,教师不断完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方式,为学生的数学运算知识学习奠定基础,促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端正态度,直接实现提升学生运算能力的目标,促进学生的进步。例如,在数学课堂内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易错题进行训练,如,在同一段路程的行驶中,小明用了5小时,小花用了4小时,小明与小花速度的比为5:4,请大家判断此题目的对错,很明显题目是错误的,但是小学生由于审题不认真,在练习中不愿主动思考,会判断正确,此时教师要为学生讲解速度和时间成反比的概念,保证学生正确运算。此外,可以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建立错题本,让学生将自己在练习、考试、课堂中出现的错误进行记录,错题集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宝贵“财富”,学生可以在自己经常出错的地方进行反复学习和思考,让学生加深印象,减少错误发生。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习惯
        学生在做数学练习的时候,往往错的是一些比较简单题目。例如,列竖式的时候抄错数字或者运算符号导致失分。通常教师和家长都会把它归咎在学生太粗心,其实这个就是学生的运算习惯问题。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提高运算正确率的前提,是预防运算错误、培养运算能力的重要途径。(1)认真审题在做练习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一字一字地读题目,解决问题的时候,把题目里面的关键数字圈画出来。列好竖式或者算式后,再核对一次数字和运算符号。为了保持清洁,必须在草稿纸上演算,检查好了才写上结果。(2)要有验算的习惯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过程中,普遍缺乏自觉验算,所以导致一些简单的题目都会做错,其实很多错题是可以通过自我验算避免的。首先可以用估算判断结果合理性,在学习三位数加两位数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列竖式的时候数位没有对好,导致运算错误,例如560+90=1450。如果教师引导学生把560估算成600,90估算成100,答案就大概在700,和1450相差太多,从而知道运算错误。其次在竖式运算中,教师也要启发好学生用正确的验算方法。在三年级上册的“三位数加三位数”学习中,例如180+450=630就有三种验算方法①450+180=630(交换加数,和不变)②630-450=180③630-180=450(一个加数=和-另外一个加数),要使每位学生形成验算习惯,做一题验算一题,保证正确性。学生也可以通过验算提高对运算的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
        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师应在日常的知识点讲解和教学中认识到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的意义和重要性,探索数学课堂提升学生的运算计算的其他方式,争取为学生提供更加优秀的学习平台和空间,保证学生形成终身数学学习意识。
参考文献
[1]韩志鹏.小学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策略探讨[J].小学生(中旬刊),2020(06):49.
[2]后玲玲.小学数学运算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5):59.
[3]周春莺.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提升的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