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的“说话训练”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1月上   作者:陈金明
[导读] 语文教学中,说话训练十分重要,说话作为学生语言运用的基本技能之一,学生只有掌握说话训练方法,才能更好地完成阅读和写作等任务。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镇八科村完全小学  陈金明  533405

摘要:语文教学中,说话训练十分重要,说话作为学生语言运用的基本技能之一,学生只有掌握说话训练方法,才能更好地完成阅读和写作等任务。但是少数民族学生在说普通话方面,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需要教师分析原因,合理组织说话训练内容。本文介绍了说话训练在少数民族的语文教学中应用必要性,并提出教学实践策略。
关键词:少数民族;小学语文;教学;说话训练
        引言: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基本的能力训练就是听、说、读、写,其中说话练习是基础部分。对于少数民族的学生来讲,其普通话的表达方面存在困难,日常交际习惯使用方言和母语。因此,需要教育者结合教学目标,对学生展开说话训练,丰富说话训练形式,使学生能够敢说,并且会说,不断提高其语文素养。
        一、说话训练在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在少数民族区域,语文教学中,说话训练属于难点部分。由于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日常生活当中经常使用方言进行交流。在语文课堂上,学生的表达习惯也会受到方言的影响,长期下去,不利于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提升。在实践教学中,教育者需要根据学生语言表达习惯,巧妙运用其母语方言作为桥梁,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逐渐习惯使用普通话进行表达。由于此阶段学生对于普通话相关词汇的掌握量相对较少,通过母语教学,帮助学生积累词汇量,为其说话训练奠定良好基础。此外,从本地区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角度分析,引导苗族学生从母语表达方式逐渐向普通话方面训练进行转化,符合其语言思维的发展规律。将说话训练引入语文课堂,循序渐进对于学生引导,为其后续练习高层次的练习内容奠定良好基础[1]。
        二、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中说话训练的实践策略
        (一)营造训练氛围
        语文教学中,为让学生产生想要说话的欲望,需要教师运用教育艺术,通过多种方法,为学生创造说话的氛围。对于少数民族的学生来讲,可将其民族文化融合其中,设计说话活动。考虑本地苗族学生相对较多,因此,在活动设计方面,笔者选择苗族特色节日,像龙船节和芦笙节等,让学生以此为话题,展开普通话演讲,重点介绍节日历史、习俗、活动等,上述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其对说话主题相对熟悉。学生在说话之前能够利用生活经验,快速积累相关素材,在良好的氛围之内,产生说话欲望。这样的设计方式,有助于学生克服说话训练期间存在的恐惧心理,大胆表达。


还可引导学生将自身一日遇到的人或者事进行说明,描述自身行为和感受,锻炼其说话能力。描述过程,尽可能使用普通话,引导学生不断转化方言。学生在熟悉的环境和讨论话题之下,能够转化方言,使用普通话进行说话练习,产生想要说话练习的行为。
        (二)鼓励学生大胆说
        语文课堂,只有学生能够顺利将自身想法表达出来,才能掌握说话要领。部分民族地区的小学生自遵循较强,在说话练习时可能存在恐惧心理,害怕自己说得不好会受到他人嘲笑,因此,说话过程不积极。需要教师教学时以鼓励为主,帮助学生克服恐惧,敢于大声表达。受到母语影响,学生训练期间可能出现表情、发音等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教师运用激励性语言,适当将教材中的内容融入说话练习当中,帮助学生掌握说话技巧,学习语言表达习惯,大胆说出自己想法,提高其说话自信。如:讲授《回乡偶书》和《赠汪伦》等古诗以后,可引导学生模仿古诗朗诵音频进行朗诵训练,品味经典古诗词,体会汉语文化的魅力。组织古诗朗诵比赛,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在比赛过程展示自我,形成竞争意识,积极参与说话练习。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之后,可组织角色表演活动,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选择喜爱的角色,模仿其语言表达,在班级内使用生动动作以及语言进行表演,活跃课堂氛围。上述活动的设计,有助于学生说话勇气的培养,逐渐帮助少数民族学生畏惧讲普通话的心理。
        (三)强化说话技巧指导
        学生具备想要说话的兴趣之后,还需要加强说话训练,在此期间,教师按照学生说话内容,为其提供技巧指导,使其逐渐改正不正确的说话习惯,顺利完成说话训练教学目标。这样,学生不但能够表达得更加流畅,而且逻辑也会更加清晰,动作和表情等运用也会更加合理。在学生练习时,教师应着重强调说话时应该神情自若,按照表达内容确认语调以及神态等运用,必要时可配合手势,能够为自身表达锦上添花[2]。此外,还需考虑听者众特点,保证说话内容和听众期待相契合。以上述技巧的指导,让少数民族的学生表达能力不断提升。
        结束语:总之,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对于学生说话训练十分必要,能够强化其对语言和文字的理解能力,使其通过说话交流掌握语言的实践运用途径,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有重要影响。对此,教育者需要对说话训练途径加以探索,从课堂氛围的营造角度出发,使用多种训练方式,鼓励学生开口说话,强化练习,对于学生说话技巧进行培养,融入民族文化,提高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解萌萌.新课标下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常规课堂教学浅析[J].新课程研究,2020,(10):125-126.
[2]陈学燕.新课标下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浅析[J].语文课内外,2020,(02):3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