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 汪文鑫 张仪蓉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1月上   作者:汪文鑫 张仪蓉
[导读] 小学美术主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广安市广安区石笋镇白云小学校  广安市广安区官盛镇方坪小学校  汪文鑫  张仪蓉  638000

摘要:小学美术主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对世界产生深刻认识,以生活经历为创新过程提供不竭的动力支持。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价值观念进行针对性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他们的创新创造活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思维,启迪智慧。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策略
        引言
        小学美术学科具有趣味性强、娱乐性强的特点,是小学生比较喜欢的学科之一。教师通过美术教学活动,提升小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创设问题、激发兴趣、注重观察等手段,让小学生的美术思维得以开拓,从而提升自身的创新思维。
        一、激发兴趣,培养美术创新能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美术学科趣味性强、动手实践多的特点来激发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首先,教师结合教学目标,为小学生创设美术学习情境,让其在浓厚的美术情境中,培养美术意识,陶冶美术情操。例如:在学习小学一年级上册中第7课《花儿寄深情》时,教师可以带领小学生走出教室,到公园里去欣赏花朵,让小学生在公园里观察花朵的颜色、感受花朵的气息,从而提高对花朵的颜色、形态的认知,从而使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得到提升,为美术创作中对“花儿”增强印象。通过将美术与生活充分融合的方法,既有利于小学生增强美术学习兴趣,又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美术创新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生活实例、图片、模型、视频资料等内容,帮助学生激发美术学习兴趣,培养美术创新能力,让小学生的情感与美术创作产生共鸣。
        二、转变单一的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思维作为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其中包括抽象逻辑思维、形象意象思维、反向推理思维、总结判断思维等多种形式。而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主要以知识灌输为教学方法,不但限制了学生的想象空间,还局限了学生的思维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自主能动性和创新创造能力的发挥。小学生正处在不断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对于新奇的事物接受速度快,好奇心较重。例如,在学习“画感觉”一课时,我们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布置相关的视频教学内容,以播放动画短片的方式抓住学生的眼球。在动画短片结束以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产生“美术是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等主观想法,进而进行相关的教学讲解。优秀的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而学习的过程能将作者的思想作用在我们的身上,从而影响我们的价值观念,并反映在日常的生活之中。因此,在这一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知识的实用性,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三、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并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创新思维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与鼓励学生。绘画联想是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环节,学生可以在实物的基础上通过联想,将自己的想法或者观点融入到创作中,然后产生一个新的画面,这就是一种创新。例如,教师在讲解自然界事物的绘画时,对于天空,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理解,毕竟天空在每一个学生的眼中都有不同的理解。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对学生先进行一定的引导,比如让学生观看室外天空的模样,或者是回想以往看到的天空的样子等。可能很多学生绘画出来的天空并不是教科书上常见的蓝色,可能是一片乌黑、或者蓝色中带着黑色,或者是晚霞遍布的天空这些都是学生眼中的天空,教师要给予肯定。然后教师让学生对天空下的风景进行绘画,可以加上自己喜欢的元素,但是添加的元素必须要有一定相似的外形,如:天上飘动的云朵像甜甜的棉花糖一样。这样给予学生例子,方便学生根据例子联想其他的事物,比如花朵与很多棒棒糖很相似,雨点也可以是葡萄干或者小糖果等,甚至是河流与家里的丝绸很相似等,学生可以根据联想将实际的事物变成喜欢的物体或者想象的事物,这都是学生的创新。而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将自己脑海中的画面画出来,不用担心别人的意见,相信自己的想象与实力等,打消学生的心理负担,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增强知识的联系性,转变思想及价值观念
        创新思维主要指在原来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变,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而在培养创新创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点进行串联,能够使他们把握知识的共通性,启发学生将美术学习的方式使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或将其他科目的学习方式作用在美术知识的学习上,有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让知识为创新创造过程提供不竭的动力支持。例如在学习“对称美秩序美”一课时,可以进行知识的联系。在与语文知识联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古诗文的特点进行相关讲解,通过古诗文的引用能让学生充分了解到美学的规律例如,在学习“对称美秩序美”一课时,可以进行知识的联系。在与语文知识联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古诗文的特点进行相关讲解,通过古诗文的引用能让学生充分了解到美学的规律。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师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促使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散,创新意识得到培养。从而使小学生通过学习美术知识,培养审美能力、提升自身关于美术,关于“美”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郑大江.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培养的途径研究[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长沙会场)论文集(一).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162-166.
[2]薛越兮.如何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J].华夏教师,2020(11):16-17.
[3]闫雪莉.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8(16):95-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