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鉴赏课程对学生审美能力有效培养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1月上   作者:刘国建
[导读] 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极强的求知欲,与其他阶段的学生比较而言更为活跃,且极易接受并适应新鲜事物,同时具有更为完善的知识体系。

云南省保山第九中学  刘国建

摘要: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极强的求知欲,与其他阶段的学生比较而言更为活跃,且极易接受并适应新鲜事物,同时具有更为完善的知识体系。在高中阶段进行美术鉴赏教学,可以使学生对美术基础理论进行熟练掌握,对美术作品进行更为深入的理解,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综合素养。
关键词:鉴赏;能力;知识;高中美术 
        美术鉴赏是通过对美术作品进行体会、感受、想象与分析,从中获得审美体验,并对美术作品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将美术鉴赏融入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可以使学生在对美术作品进行鉴别、欣赏与评价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高中阶段的美术鉴赏教学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引导学生对优秀美术作品进行分析、鉴赏、思考与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高中美术教学并不是简单地对学生的美术技法与技巧进行训练,而是侧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可以形成多元化的文化审美理念。作为在文化发展作用下的一门综合性课程,美术课并不只是简单的绘画课,它更是一门学习如何感受、理解艺术的课程。由于“美术课就是绘画课”的传统思想认识过于深入,学生忽略了美术鉴赏的作用。美术鉴赏课是美术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也是极为重要的教学模块。美术鉴赏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其他课程所不具备的教学价值与意义,能使学生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指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享受生活。在实际的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只是机械地进行艺术品“观看”,没有充分发挥自身在美术鉴赏中的主体作用,被动地接受美术知识,没有对美术鉴赏的体会进行积极探讨,忽略了对美术作品内涵与情感的体会。
        1调动学生的美术鉴赏兴趣
        在进行美术鉴赏教学时,教师在对教材进行讲解后,可选取一些美术作品或艺术故事等进行拓展教学,这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可以对学生美术鉴赏的兴趣进行调动。如果在实际教学中一味地遵循传统教学理念与方式,不仅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会消磨掉学生对美术鉴赏的兴趣,甚至会使学生直接忽略掉相关的教学内容与知识,且认为所学美术知识与自身发展缺乏必要的联系,进而失掉美术学习的兴趣,难以形成自身的审美观,失去对美的正确认识与欣赏[1]。
        例如,学习美术鉴赏中的“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时,教师可结合历史背景,向学生系统地介绍传统花鸟画、人物画的发展历程。在对具体的图画作品进行讲解时,可以通过对画中人物神态、动作以及表情等方面的展现,对当时历史阶段的绘画发展特点与社会背景进行说明,在提高学生美术知识水平与素养的同时,对学生的历史人文知识进行拓展。同时,可以通过对传统工笔人物画、山水画的展现,引导学生去发现画中的特点与包含的思想感情。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对经典画作的展示与讲解,使学生对艺术理论进行简要了解,从而使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得到调动,并使其审美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2对学生进行美术鉴赏技巧与知识的传授
        在进行实际的美术鉴赏教学时,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鉴赏知识与美术技巧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技巧,并具有一定的美术鉴赏能力,从而对美术作品进行深入、全面的理解与感受[2]。
        例如在对“古希腊与古罗马美术”进行教学时,教师可借助《雅典娜神像》这一雕塑作品对学生进行美术鉴赏技巧的教学。首先,需要对雕像进行整体性的观察,发现雕像的整体风格,即“严肃、崇高、极具祥和、慈爱等特征”。其次,对雕像的细节进行分析如雕刻在战盔上的狮身女面双翼怪、胸甲上的美杜莎以及紧闭的嘴唇、有神的双目,使得雅典娜神像更加庄严、高贵。同时,可以对雕像展现的雅典娜形象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与理解。之后,可以从雕像的线条结构出发,对雕像结构进行分析。利用“整体—局部—线条”的流程,对《雅典娜神像》进行全方位的鉴赏。教师可以借此引出美术鉴赏的基本流程,即从整体入手分析作品的主题风格,再从局部的细节切入探究其中所包含的美学,最后对艺术作品的技巧、色彩等方面进行分析。学生在对基本鉴赏技巧进行理解与掌握后,就可以对美术作品进行合理的鉴赏,并在这一过程中使鉴赏能力得到培养。
        3对学生的创造力进行开发,使其鉴赏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当学生的美术鉴赏与审美能力初步形成后,可以利用美术作品使学生对美术基础理论、作品的表现手法与表现意义等内容进行了解,让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开发与培养,激发其创新思维,使学生的审美与鉴赏能力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对创造力进行培养,是美术作品鉴赏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它是对学生美术积累、鉴赏经验等能力进行展现的一种方式。
        例如在对“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在介绍建筑特点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延展,引导学生对建筑周边的自然、地质等因素进行分析,再思考建筑设计与周边环境的关联。然后组织学生针对某一环境,进行简单的建筑设计创作,进而在实际的美术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其审美观得到深层次发展,并让学生对所学美术知识进行合理的应用。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的美术鉴赏课程可以引导学生从美学的角度去观察外界事物,并在陶冶情操、舒缓压力的同时,对其想象与创造能力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不仅有助于优质学习氛围的构建,而且有利于美术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当学生对某一内容产生学习兴趣时,就会去进行主动学习,进而使学习效果与质量得到提高。因此,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应贴近学生的需求,将学生的兴趣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融合,并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最大程度的调动。
参考文献:
[1]吴美英.浅析如何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青春岁月,2019(14):241-242.
[2]谢春.高中美术鉴赏课程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意义[J].牡丹,2018(04X):118-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