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1月上   作者:姚飞
[导读] 生活化教学模式借助生活元素进行教学,让学生接触更全面的学习内容,获得更好的学习环境,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根本目的。

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锦屏镇中心学校  姚飞  645350

摘要:生活化教学模式借助生活元素进行教学,让学生接触更全面的学习内容,获得更好的学习环境,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根本目的。对数学教学来说,抽象的理论知识点非常多,运用生活元素进行具体形象的分析,必然能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基于此,本文章对生活化教学在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二年级;应用策略
        引言
        生活即课堂,既有效延伸了学校课堂,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而数学又从生活中来,和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是学生数学能力实践的重要阵地。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提高对生活化教学的重视程度,构建生活化课堂,把数学观树立起来,让学生在生活小学习数学,改变以往传统数学教学的枯燥性、虚拟性,确保数学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目标,为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
        一、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是以实践教学为基础的,注重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以此来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数学教学深度挖掘,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锻炼他们的生活能力,从而促进他们掌握更多的生活技能,培养他们细心观察生活的习惯,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第一,数学课堂教学的主体偏离课改要求。新课改的环境下,部分教师能够顺利完成教学目的,通过科学化的教学课堂的设计,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是,部分教师创设课堂区域表面,不能真正意义上抓住课堂的实际需求,降低教学焦虑;第二,教学方法落后,缺乏必要的实践环节。新课改环境下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但是现有情况下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单一,但是还有很多教师却只是浮于表面,不能真正意义上抓住教学的实践性,降低课堂的教学效率。第三,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在新课改的环境下,部分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的学习,最大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但是还有很多教师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进行被动式的学习,比如题海战术等,这种情况下的教学手段,不能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意识,大大限制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生活化教学在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联系实际生活,优化教学场景
        创设与生活问题密切相关,又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在课堂上学习就像在生活中遇到了问题一样,需要大家共同操作,共同解决。如在教学“千克和克”时教师准备苹果、花生、大豆、米等生活用品,让学生亲身体验称的过程,称一称几粒花生是1克,用手掂一掂1克有多重,感受生活中较轻的物品用克做单位,并结合食品袋上的标注,让孩子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接着,用称苹果来理解1千克有多重,结合食品袋上的标注和实际称重认识1千克=1000克,所有的活动都来源于生活中的物品,既可积累数学知识,又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最佳途径。
        (二)教材生活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新课标强调:“生活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教学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因改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己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的实际,转变“教教材”和“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使用教材必须从属于、服务于学生学习的需要,因而在应用教材时,要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教材进行优化组合。例如,在教学“3的乘法口诀”时,教材中是用三角形的几条边作为例题,而我却启发学生借助教室的座位来帮助编口诀,不够的小组同学进行合作。这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己整理概括出了3的乘法口诀,亲身体验了3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学生易于接受,学习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当然,对于自己能够编出口诀,他们感到十分自豪。这样,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教学时的例题,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数学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不仅仅是一个个单调的数字与符号的组合,而是有着丰富的实际内涵的学科,让学生更加了解数学,喜欢数学。
        (三)布置生活化作业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布置生活化作业是重要方法之一。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需要借助作业的布置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进行考核,在作业布置环节融入生活化内容,不仅可以将学生完成作业的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也使其数学知识应用能力以及数学素养得到培养。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有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真正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富有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应用能力与综合素养。让数学学习生活化,学以致用,将会搭建起认识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创造数学的广阔学习空间,使数学与生活更加贴近,使数学学习充满生机和快乐。
参考文献
[1]周艳.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32.
[2]柳强强.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9(08):69.
[3]张玉玲.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9(13):48-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