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分层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1月上   作者:杨德胜
[导读] 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旨在发挥学生的优势与特长,实现个性化发展,符合当前新课改背景下的新要求。

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第八中学  杨德胜  557300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旨在发挥学生的优势与特长实现个性化发展,符合当前新课改背景下的新要求。古代的思想家曾提出过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时,要不断分析与总结经验,思考是否在实际教学中落实了素质教育,是否在日常教学中考虑了学生的不同需求。基于此,本文章对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分层教学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分层教学
        引言
        核心素养培养是当前教学的重要目标,对学生的素质及能力发展有着重要促进的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观念,不仅应重视成绩,更应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分层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方式,能够以学生的差异性为基础展开教学,使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够得到满足,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概念
        分层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结合每个同学不同的接受情况以及现有的能力,将情况和能力相类似的学生分成不同的授课对象群体,并且分别开展有针对性的分层教学模式,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体系中,开展分层教学同样能够得到更大程度的优势发挥。将同学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之后,除了可以促进不同层次内的学生共同发展,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提高,同时还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都能够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也使得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最好地调动。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分层教学的建议
        (一)学生个体的分层
        在实际的分层教学期间,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从而加深对学生自身语文学习情况和理解能力的理解,进而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学生个体分层。通常情况下,为了便于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管理,可以将不同的学生按照A、B、C三个等级进行划分,其中A等级学生属于学习基础较好的,B等级学生成绩适中,而C等级学生学习基础较弱。同时语文教师在对学生个体进行分层时,需要做好隐蔽工作,以避免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知道分组的方式之后自身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进而影响自身学习积极性的提升。
        (二)教学内容分层
        初中语文教师应充分按照初中生的语文实际情况来分层次的制定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忽略初中生的语文学习要求,要注重每个语文层次初中生的学习差异性。


语文课堂的教学重点是每个语文学习层次的初中生,都能充分掌握所学的语文知识,并能由浅入深地进行推进式的语文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让语文学困生对语文基础知识进行充分巩固,二层语文学习的学生,应当在语文基础知识上得到有效提升;一层语文学习的学生,应当充分提高自己的成绩。在此基础上,为了充分保证分层教学的目标能够得以落实,教师应当抓住语文分层教学的核心阶段,为学生的语文分层教学找到有效的教学切入点。教师在统一语文授课过程中,应充分关注每个语文学习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并且认真解决每个层次的语文问题。
        (三)课后作业分层
        学生在学完新知识之后,要想牢牢把握住所学的知识,还必须要及时的进行旧知识的复习,不断加强学生们的习题训练,查漏补缺。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习题练习主要有两大板块,一是一般的课堂练习的基础题,二是一般课堂练习的提高题,初中语文老师要根据学生们不同的学习水平,老师可以对学生们进行习题训练上的分层教学。首先,老师要根据学生们的学习水平,把他们分为A、B、C三层。对于A层的学生和B层的学生来说,老师要积极的鼓励他们大胆去做提高题。对于C层的学生来说,老师还是应该以基础练习为主,及时的解决自己在做题时遇到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和老师的个别辅导,实现学生学习的进步和拔高。通过习题训练的分层,能够让学生最大程度的挖掘自己学习上的潜能,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究,帮助自己解决学习上的难题,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
        (四)教学测评分层
        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依靠教学大纲展开教学活动,没有重视课堂教学的测评环节而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中,教师要认识到测评环节的重要性,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当前,虽然很多教师都能做好备课环节,却忽视了学生的课前准备,即使有的教师认识到了课前准备的重要性,却忽略了测评这一重要环节。测评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层次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标准进行。例如,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主要以完成度来进行衡量,并以鼓励和激励的方式,树立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而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则要求他们能够读准文中所出现的生字、词,作为测评标准,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对他们的测评要求是能够流畅的朗读全篇课文。
        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现在实施分层教学具有一定的操作难度,但它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分层中必须要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和学习情况。分层教学能够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得到进步,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分层,关注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
参考文献
[1]马占龙.浅析分层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科学应用[J].考试周刊,2019(90):46-47.
[2]陈爱明.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J].中华少年,2019(29):252.
[3]朱军民.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分层教学思考[J].新课程(中),2019(03):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