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幼儿园科学小实验实践与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1月上   作者:胡伟敏
[导读] 在幼儿园教学中要做好幼儿科学教育工作,真正提高幼儿科学素养,针对幼儿教学实际,应着重从幼儿科学小实验活动的组织、实施等方面进行尝试与探索,创造条件,引导孩子充分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让他们多理解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和知识,多体验一些科学探索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提高幼儿科学教育的实效。

浙江省缙云县新区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  胡伟敏  321400

摘要:在幼儿园教学中要做好幼儿科学教育工作,真正提高幼儿科学素养,针对幼儿教学实际,应着重从幼儿科学小实验活动的组织、实施等方面进行尝试与探索,创造条件,引导孩子充分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让他们多理解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和知识,多体验一些科学探索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提高幼儿科学教育的实效。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小实验;实践;探究
        一、创设可操作情境,培养幼儿参与科学实验的兴趣
        兴趣是幼儿认识世界的动力。幼儿好奇好动,对身边及周围的各种事物和现象都很感兴趣,喜欢去探索,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科学现象,并把它作为科学小实验内容纳入教学活动。首先,要营创民主教学氛围。从幼儿入园时教师就要开始注意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兴趣,保护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为幼儿创设宽松的、自由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的好奇、好问得到鼓励孩子们的探索、发现得到支持,孩子们的错误、失败得到宽容和理解,孩子的创造精神和创造品格才能得到良好的培养。其次,要遵循幼儿认识规律。由于科学小实验内容知识性很强,幼儿年龄又较小,在教学时如果我们单刀直入直接进入实验内容,这样会让幼儿一时摸不着头脑,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从孩子身边的环境入手是一个比较容易被孩子接受和理解的一条良好的途径。 
        二、注重动手操作,引导幼儿亲历科学探索的过程
        1.实验内容选择要“生活化”
        在幼儿生活的周围时时刻刻都存在着科学的变化,教师应积极引导幼儿去发现、去观察,将身边的点点滴滴化成有趣的探索活动。从孩子的日常生活入手,在孩子身边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无疑是幼儿科学教育课程生活化的一条有效的途径。为此,我从孩子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他们关注周围生活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奥妙,通过生活化的幼儿科学教育,让孩子们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如,科学小实验《溶解》,我准备了塑料杯、小勺、凉开水、面粉、米、糖、沙子、味精、绿豆、奶粉、咖啡粉、盐、土并贴上材料名称标签,通过幼儿自己的实际操作使幼儿知道了有的东西在水中溶解得快,有的东西溶解得慢,还有的东西不能溶解在水中。很多幼儿通过此次小实验都能自己制作出自己喜欢喝的饮料,体验到了成功后的喜悦,越做兴趣越浓,主动参与积极性也就调动起来了,自然也就理解了溶解的含义,从而水到渠成地达到了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2.实验课程“综合化”
        幼儿科学教育不能只局限在单个学科或单方面的调整、补充上,应充分挖掘一切幼儿科技教育课程资源,把幼儿科学小实验活动贯穿渗透到其他知识领域的教学之中,培养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如“教幼儿认识长、短”的活动中,可给幼儿毛线、彩色纸条等材料,让他们自己去丈量、去比较、去理解物体的长短;在体育活动中,可通过滚球、玩滑梯、荡秋千等活动去学习快和慢的概念;在音乐活动中,可让幼儿拨动或轻叩几种乐器的声弦,使之产生振动,然后让他们去触摸琴弦,体验琴弦的振动,倾听琴弦的声音,从而懂得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三、启发引导,让幼儿体验科学探索成功的乐趣
        1.把握契机,恰当引导
        幼儿因为年龄小,能力有限,在实验操作时他们或多或少会发现一些问题,也会常常发生因遇到无法独立解决困难而放弃探索的现象,这时就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启发和耐心的引导,从而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2.允许失败,鼓励探索
        教师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创造的潜能,要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在实验中幼儿不能避免的是操作中的失败,这时教师要善于指导幼儿正确面对失败,鼓励幼儿在失败里总结经验,进行更大胆的操作与探索。如“小灯泡亮了”小实验,我尝试让幼儿接亮小灯泡,一个小朋友把电珠的一端接触电池,而另一端悬空,试了几次都没成功,于是,她就放弃了。她跑来跟我说,这一点都不好玩。此时,我抓住时机适时给予鼓励。说:“你前几个步骤做对了,而且完成得很好,但离成功还差一点点注意观察一下周围的同学的做法你还差哪一个环节没做好。”后来她借助导线把灯接亮了,还用两节电池串联起来提高电压,使灯更亮了。由于我的点拨、支持和鼓励,孩子获得了探究解决问题的信心和方法,通过自己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获取新的知识经验,有效地发展了孩子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科学小实验要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让他们在自主活动学习中去感知、探索、发现、操作和学习,培养他们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从而为幼儿的终生学习,积累更多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形成较规范、严谨的科学理论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孙钠, 杨晓利. 幼儿园大班科学小实验材料投放的调查研究[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4, 28(4):125-129.
[2] 李芳. 亲近科学 快乐探索——运用科学小实验培养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尝试与思考[J]. 幼教博览, 2012(6):28-29.
[3] 蓝春玉. 动手·动脑·动心——浅谈幼儿园大班科学小实验的开展[J]. 教育教学论坛, 2017(7):246-2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