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1月上   作者:李红霞
[导读]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是指长期不在父母身边生活的儿童。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期农村过剩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的产物。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钟山乡鲁邑完小  李红霞  655800

摘要: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是指长期不在父母身边生活的儿童。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期农村过剩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的产物。父母外出打工,不能回家照顾孩子,导致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不仅有社会发展的影响、学校工作的缺位,最为重要的还是父母对子女教育的失责。每一个家庭都能重视家庭教育,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成为学校和社会共同的期望。基于此,本文章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问题;对策
        引言
        留守儿童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这些孩子由于平时缺乏与父母面对面的交流,缺少父母的疼爱与监督以及正确的引导,往往在身体、心理、情感、学习等方面的发展与其他同龄儿童有一定的差距。
        一、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
        (一)家长的教育管理措施不当
        家长的教育管理措施不当导致留守儿童在身体和心灵上遭受严重伤害,已经有很多留守儿童选择了离家出走甚至自杀,这成为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最不可忽视的问题。部分家长的教育理念较为落后,往往对留守儿童采取打骂式教育,未能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思想变化情况。很多家长认为只要保障孩子的良好物质条件就万事大吉,因此忽视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与良好人格塑造。隔代教育中会出现种种问题,例如爷爷奶奶的放纵和宠溺、思想代沟等让部分留守儿童没有养成正确而积极的行为,容易做出害人害己的糊涂事,造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
        (二)亲子沟通方式非常单一
        留守儿童在与父母进行沟通时,面对面沟通非常少,所以他们的沟通几乎靠电话、手机等通讯设备来完成,还有很多时候是通过其他监护人来间接转达。这就使得留守儿童在与父母沟通方面,语言表达的积极性相对比较欠缺。尤其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因为长时间以来与父母沟通都比较少,所以很多高年级学生与父母沟通的欲望会越来越低,即使在与父母面对面沟通时,表达的欲望也不是非常强烈,学生的话语相对比较少。到了高年级阶段,学生还会出现一些生理上的变化,对异性的好奇心增加,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欲望会越来越低,而且还会希望脱离父母的束缚,寻求自我的独立。
        二、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策略
        (一)家长定期和老师联系并了解情况
        留守儿童的家长长期外出劳务活动,无法尽到监护责任,但是从法律的角度进行分析,家长是合法的第一监护人。


因此家长应该明确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落实自己对他们的监护责任,并积极承担自己应尽的管理义务,无论自己所从事的外出劳务活动多么繁忙,作为孩子的父母都应该抽出部分时间,通过老师详细了解孩子最近的学习状况。在孩子没有异常情况的前提下,也需要每隔2~3个星期向老师了解一下孩子的近况,比如可以通过与老师视频通话来了解孩子的近况。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的近况,将孩子的教育作为“大事”放在自己的心上。
        (二)转变留守儿童家长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就是指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在孩子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所持有的教育观点。当前大部分留守儿童出现心理、思想与行为上的问题,其主要原因还是家庭教育的弱化与缺失,因此改变这种现状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策略就是转变留守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让他们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学校只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而要培养一个有家教、懂礼貌、讲文明的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必不可少。因此,教师要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让他们摆脱狭隘的育儿理念,使其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为留守儿童的成长尽可能地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三)增强家校联动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家长学校的开设与系统性课程规划是家校联动之间必不可少的举措。同时,学校可以通过设立家长委员会制度,密切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家长委员会的设立也可以给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搭建一个桥梁,使得家长之间可以相互交流教育经验。学校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搭建可以实时互动的家校联动平台。以微信群为例,凭借着微信极其广泛的覆盖性,微信群可以很好地成为教师与家长之间沟通的纽带,使得教师对于家庭教育的指导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在微信群中,教师可以及时汇总家长反应的家庭教育层面的困难,给出更为专业的建议,还可以给家长分享许多与家庭教育相关的资料,帮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学校应当对其投以更多的关注,给每个人建立一个专门的“留守档案”,详细地记录每一名留守儿童家庭的变化情况,采用“一人一策略”的模式,针对每个儿童的实际状况设置具体的教学策略。一方面尽可能多地辅助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另一方面通过对留守儿童的额外关怀,为家长分担一部分家庭教育的压力。
        结束语
        总之,留守儿童是社会的一分子,同时更承载着祖国的未来,对他们进行积极地关怀和教育,就是为社会的未来更好地发展播散更多希望。因此,家长、学校及全社会都要积极参与进来,关怀留守儿童,教育留守儿童,构建温馨和谐社会大环境。
参考文献
[1]赵燕.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与对策[J].当代家庭教育,2019(36):18.
[2]马晓政.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策略[J].天津教育,2019(14):6-7.
[3]韩兴润,杨发元.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教育观察,2019,8(05):68-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