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1月上   作者:杨莹
[导读] 在“微时代”环境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积极影响作用,一方面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生活化,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突破时空局限,使得该工作开展更加便捷。

贵州省惠水县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     杨莹   550600

摘要:在“微时代”环境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积极影响作用,一方面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生活化,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突破时空局限,使得该工作开展更加便捷。利用“微时代”资源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网络方式寻找各种有效内容,同时高校教师做好筛选工作,不断提升教育质量。鼓励大学生将所学应用在实际生活、学习当中,加强个人要求,提升行为能力。
关键词:“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引言:“微时代”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出现的时代景象,主要是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传播社会信息。学生在校期间接受教育,不仅注重其科学文化知识,思想道德方面的培养也是教师需要关注的部分,教师利用“微时代”资源,寻找出有助于针对大学生思想发展需求的教育内容。
        一、“微时代”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影响
        (一)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
        按照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特点显示,相关机构主要对大学生开展说教式的思想教育,为了保证大学生思想端正,习惯组织开展各种思想教育活动。当下电子产品被广泛应用在大学生群体当中,微博、微信等互联网平台成为与大学生联系密切的交往途径,利用这些平台他们发表个人看法、展现自我。在学校创设的“微时代”环境中,大学生将对事件的看法发表其中,教师通过观察分析学生们的思想状态。除此之外,还可以在这些平台发表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文章、视频等,让学生学习。比如发表英雄事迹,让学生学习这些人物身上存在的优秀精神品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刷微博、朋友圈就能看见这些内容,从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是利用“微时代”方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影响的一种方式,渗透到学生生活当中。
        (二)突破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空局限
        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特定人群安排一定时间给学生开展,往往具有较高的时间、空间要求,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集中教育。大学时期,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主要表现出开放性特点,即使是组织活动也有多种方式,活动形式各不相同,不同院系间要想集中为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定难度。除此之外,大学生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对于传统说教式的教育方式他们并不一定会完全采纳。利用“微时代”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突破时空局限,将教育活动渗透在学生日常生活当中,同时也不会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不良影响。通过微博、微信等互联网平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组织人不定时进行积极社会思想传播,比如学生辅导员,关注大学生思想情感状态、日常生活学习等,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也由他们开展,但是在“微时代”环境下,不用将学生召集在教室里也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突破了时空局限,不再对教育工作时间地点有着强制性要求,只要有共同平台,教师便可以为学生进行实时教育,渗透在生活当中。



        二、如何利用“微时代”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利用“微时代”资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丰富内容
        互联网被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当中,加快了学生的学习进程,同时也丰富了学生学习资源,利用“微时代”资源,大学教师要善于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丰富内容。首先,思想教育教师要寻找相关主题资源,包括历史人物、时代楷模等,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迹进行汇总,然后通过互联网平台传播给学生们。这些主题资源要有着积极代表性、影响力,学生们通过观赏能够有所触动。近几年国家会开展《感动中国》评选工作,其中报道各行业人物值得称赞、学习的事迹,他们大多表现出坚韧不拔、勇于奉献、不畏艰苦的精神,通过“微时代”向学生传递正能量,从而对他们的思想道德加以影响。其次,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即跟上互联网更新步伐。当下互联网资源更新换代快速,每日都有不同新闻被推送出来,大学教师要想在“微时代”环境中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实时更新教育内容,利用微博、微信平台,将近来发生的优秀人物事迹进行传播。最后,这些资源存在鱼龙混杂现象,教师需要先进行区分,为学生筛选出有效内容。
        (二)做好筛选环节,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高质量内容
        互联网资源传播速度快,很多内容都被这种便捷方式传送出去,虽说在“微时代”背景下有助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是教育内容选择没有选择好,就会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高校教师要做好筛选工作,为学生提供高质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如何进行筛选?首先,教师本人要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个人思想方面建设,提高思想境界,尽可能做好判断工作。其次,就是所选内容是否同当下社会工人价值取向相符合,是否有舆论效果。“微时代”事件传播速度快,很多人会将自己的看法通过社交平台进行公开发表,就某一事件而言,不同人有不同看法,将这些人的观点进行汇总,向学生传播筛选后的教育内容。
        (三)鼓励学生将所学落于实践
        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要提升学生思想到达道德水平,另一方面也要求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当中有所作为。高校教师在“微时代”环境中利用各种资源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作为时代接班人,他们接受高质量教育教学,一些专业学科学习使得这些学生的知识技能不断提升,大学也是学校学习与社会独立生活的转型时期,大学生在这之后需要独立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大环境当中,对个人行为方式有着更高要求,大学生需要将日常所学融入到行为当中,从而提升行为水平。
        结束语
        “微时代”背景下资源丰富,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方便的同时,相关组织者也要注意一些不良信息是否被引进,做好筛选工作才能确保思想教育质量,才能真正实现对学生思想水平的提升。积极顾鼓励学生将所学落于实际,展现独属于大学生的风采。
参考文献
[1].林琦,王俊.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审视与优化[J].普洱学院学报.2020,(05):104-106.
[2].李海兰.微时代环境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长江丛刊.2020,(30):181-182.
[2].杨娟娟.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探析[J].国际公关.2020,(12):272-2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