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游戏化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1月上   作者:朱红
[导读] 现今科技不断发展,幼儿从一出生就伴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网络娱乐产品,幼儿的大脑和视野随着科技不断被拓展,思想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前卫,传统的幼儿园课程教学模式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

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新政镇渔田幼儿园  朱红  637400

摘要:现今科技不断发展,幼儿从一出生就伴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网络娱乐产品,幼儿的大脑和视野随着科技不断被拓展,思想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前卫,传统的幼儿园课程教学模式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爱玩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和普遍兴趣,让幼儿教学课程逐步与游戏接轨,逐步游戏化,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探索知识,在游戏中学会基本的道理。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游戏化的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游戏化;策略
        引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是以提高幼儿健康认识、改善幼儿健康态度、培养幼儿健康行为、维护和促进幼儿健康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活动。而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的学习方式。因此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游戏化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并且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一、游戏教育的价值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幼儿有着浓厚兴趣的活动形式,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游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较于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幼儿对游戏教学更感兴趣,在游戏中幼儿体会到学习的愉悦感和满足感,突显了幼儿在幼儿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将游戏引入幼儿的启蒙教育中,不仅能够促进幼儿的智力发育,而且促进了幼儿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使幼儿学习起来更容易,提高了幼儿园学习的体验。
        二、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游戏化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游戏主体地位缺失,游戏流于形式
        幼儿教师在运用游戏化方式组织健康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只注重结果,为了达到游戏的教学效果,忽略游戏的本质,将游戏作为过程中的点缀,一味主导游戏,甚至替代幼儿游戏,幼儿没有真正体验游戏过程,导致游戏活动流于形式。在这样的游戏过程中教师和幼儿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幼儿的主体探究过程被忽视。
        (二)缺乏游戏活动的总结和反思
        许多老师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游戏教学的过程上,却忽略了幼儿游戏教学结果的总结和反思,幼儿在游戏中也一味地只追求快乐,而缺乏游戏中蕴含道理的学习,导致游戏教学变成了单纯的游戏,不利于幼儿智力和认知水平的提高。
        三、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游戏化的实施策略
        (一)整合资源,合理配置幼儿园环境
        幼儿园的室内环境和户外环境是幼儿园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分。


幼儿园应当通过合理的空间设计和配置、游戏设备和材料的安排,促使幼儿园能够满足教学课程与游戏活动的完美结合。幼儿与幼儿之间是有差异的,大脑思维和行动方式是不一样的,老师在设计游戏环境时要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体现层次性。既要考虑发展快的幼儿,也要考虑发展慢的幼儿,还要兼顾有特殊需要的幼儿,使每个幼儿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获得发展。
        (二)准备多样的游戏教学材料
        对幼儿游戏教学而言,游戏材料的安全性与知识性同等重要,老师要在保证游戏材料安全的情况下准备更加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使幼儿能够灵活进行搭配和取用。老师也可以采用生活中的半成品作为游戏材料,贴近幼儿生活的游戏教学材料更能够激发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促进幼儿思维能力与创造力的发展。比如,生活中废弃的纸盒、吸管、矿泉水瓶、易拉罐等等,都可以在幼儿的奇思妙想下变成有趣的艺术品。
        (三)生活活动巧用游戏化
        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晨检、饮水、进餐、如厕、洗手、睡觉、离园等生活活动占据了很大比例,将游戏因素运用到这些每日都进行的生活活动中,将给幼儿的生活带来很多乐趣。幼儿教师要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和幽默将游戏精神渗透到这些稀松平常的生活细节中去,不仅让幼儿的生活活动更有趣味,还能加强幼儿的自我监督和管理,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如有位小班幼儿教师发现幼儿洗手的时候很喜欢在靠近窗户的一个水龙头后面排队,而且在这个水龙头洗手的小朋友不用提醒也不会忘记用肥皂洗手,经观察发现,此处肥皂盒上印着一只举着小手的卡通小老虎,幼儿觉得每次擦香皂的时候都在和小老虎握手,该幼儿教师便将别的水龙头旁边的肥皂盒也换成带有动物图案的,之后每次洗手的时候小朋友都排着队说今天要和哪个小动物握手。生活活动中的过渡环节较多,过渡环节游戏化可以有效利用过渡环节时间,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目的。
        (四)老师参与并指导游戏教学
        在幼儿园游戏教学中,老师要以角色的身份参与进幼儿的游戏中,与幼儿成为伙伴,一起游戏一起讨论,这样不仅便于老师观察幼儿的需求和心理动向,而且也能够更好地为幼儿及时进行启发和引导,从而挖掘出幼儿的思维潜能,不断丰富游戏内容,提高了游戏教学的有效性。比如,沙土游戏中,幼儿用沙土塑造小船,老师可以引导幼儿用沙土一并河道堆出,幼儿最终展现出水、桥、船的和谐景象。
        结束语
        幼儿园的健康教育与幼儿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教师必须深入幼儿的实际生活,利用丰富多彩的游戏,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体魄和和谐的心理状态,将幼儿培养成能够健康生活、能够保护自己的人。幼儿有了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态度,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当中去,因此,健康教育也有助于提高幼儿园的整体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朱锵.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现途径探析[J].科普童话,2019(41):93.
[2]王美玲.浅析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实施策略[J].天津教育,2019(03):21-22.
[3]李永芳.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施策略[J].考试周刊,2018(83):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