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核心素养打造初中体育分层课堂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1月上   作者:谭巍
[导读] 核心素养在当前的教育领域所具有的思想引领作用十分突出,并重点强调在教学实施期间需要积极革新育人方法,助力学生学科素质有效建设。

乐山市实验中学  谭巍  614000

摘要:核心素养在当前的教育领域所具有的思想引领作用十分突出,并重点强调在教学实施期间需要积极革新育人方法,助力学生学科素质有效建设。在核心素养导向下,体育教师需要关注初中生的素质建设需求,将分层教法有效地贯彻下去,从而有效打造均衡性的体育课堂。下面,主要就核心素养下以分层思想为支撑进行体育授课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实施举措进行有效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体育;分层教学
        前言:在初中阶段,随着国家对青少年体能素质建设逐渐提高重视,体育所具有的学科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核心素养的导向作用,根据学生的运动基础积极革新教育思想,将分层理念有效地贯彻和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活动当中,从而全面提高体育课堂与班级学生整体的适应性,也能够让学生的运动素养获得有效的提升。
        一、核心素养下体育分层教学的重要性
        在核心素养的育人背景下,体育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在育人目标上有了全新的转变。在具体实施授课的过程中,作为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素质培育,强调均衡化教育改革,从而保证学生所形成的运动素养更加均衡。在全新的育人环境下,分层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授课思想,具体指根据学生在体育课学习和参与训练中所表现的差异进行合理分层,并在此基础上设置不同难度的教学内容和训练方案,实施分层指导。相较于传统笼统的授课模式,分层教学所呈现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比较突出,能够让学生的体育课学习和训练环境得到合理优化,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意识,提高整体的运动素养,助力体育课程实现深入改革。因此,教师需要积极贯彻核心素养的战略思想,并在具体的授课方法上进行有效革新。
        二、核心素养下的体育分层教学策略
        (一)结合学生情况,科学地进行分层
        在构建分层课堂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全面准备工作,了解学生的运动信息和基础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层处理,从而为后续各项教学活动分层实施提供重要依据。在针对学情进行调研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方法和手段上进行革新。合理设置体能测试,了解学生运动能力基础,并通过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其在体育课程中所表现的兴趣需求,以及具体的喜好和擅长项目。之后,践行均衡化的教育思想,在此基础上针对班级学生进行合理分层。一般情况下,为保证教学活动规范有序地落实,需要将学生划分为三个等级,按照优中差的等级对学生进行归类。
        (二)对体育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在分层课堂上,教师需要关注体育目标分层设置,为课程教学提供重要的行动导向。在备课期间需要根据自身对学生分层结果的认知,设置不同的等级的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就具体的训练任务进行合理规划。


比如说,在初中阶段的体育课教学领域,足球是重要的运动项目,同时对于学生运动基础建设具有较高要求。在课程规划设计期间则可以践行分层理念,合理设置课程目标。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要求其对基础的运动知识和要领加以掌握,而针对基础好的学生则需要侧重于战术思维和战略方案设计能力的培养。
        (三)设置分层教学内容
        在分层课堂上,教师需要积极践行分层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就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规划,从而保证所设置的内容体系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系统性。以跑步项目为例,在进行课程内容规划设置的过程中,则可以学生分层标准设置不同难度的训练内容,要求学生依次参与到400.800.1000等不同程度的训练当中,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运动基础强弱适当增加运动障碍,从而有效训练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
        (四)在课上开展分层教育活动
        在开展分层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体育课程教学活动进行合理规划,通过分层训练和指导,让学生能够端正自身的运动态度,并规范自身的运动行为,全面提高学生在运动领域的综合素养。比如说,在针对篮球项目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则需要将分层思想有效地贯彻和落实到课程活动当中。针对基础差的学生,需要一步步详细讲解具体的运动技巧,包括运动姿势以及在运动中需要遵守的规则,而针对基础好的学生则需要适当地增加运动难度,设置模拟对抗训练,培育学生的战术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战略对抗能力。
        (五)开展分层评价
        在分层课堂中,为了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运动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需要在评价思想和方法上进行有效革新。践行分层理念,在此基础上构建完善性的评价体系。根据不同学生主体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从不同程度上实现学生情感激励,让其对体育运动产生自信。比如说,针对基础弱的学生需要耐心指导,并发掘其所具有的潜能,让其能够对自身的运动产生自信,并在今后的学习和成长领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提高整体的运动素养,促进体育课程实现均衡化发展。
        结论:依前所述,在全面开展体育课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需要关注核心素养的思想导向,在具体的授课模式上进行创新。将分层育人思想有效地贯彻和落实到教学活动当中,关注学生之间在体育运动领域的差异,并根据学生学习需求进行科学分层,做好教学目标、内容、课堂活动以及评价分层,从而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教学辅导和评价,让学生能够在适合自己的课堂环境下掌握基础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运动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永亮.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分层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251.
[2]付小杰.核心素养下初中体育生本课堂的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3):151.
[3]张飞.核心素养下的初中体育分层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2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