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的方法与途径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1月上   作者:冷永正
[导读]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这使得趣味教学成为了小学阶段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对数学这门课程来讲更是如此。

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财神镇中心小学     冷永正   553200

摘要: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这使得趣味教学成为了小学阶段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对数学这门课程来讲更是如此。作为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他们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归纳能力等等都处在发育阶段,面对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来讲,往往缺乏耐心,遇到困难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从这样的情况来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趣味性教学,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数学教学的效果和效率,推动学生数学意识和数学思维的有效形成。
关键词:小学 数学 趣味性教学 方法与途径
        引言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小学阶段,提高学生的兴趣以及积极性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就目前来看,在不少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依托传统化教学,这种教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取得效果,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有效培养。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应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因此,为学生构建一个适合他们学习的,且能让他们感受到轻松快乐的课堂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而趣味性教学可以实现这个目标。
        一、设计趣味性的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新课导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趣味与导入融合,在教学伊始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积极性。而想要保证课堂导入的趣味性,教师就要做好课堂导入的设计工作。从实际的角度来说,教师可以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入课堂导入中,尤其是那些占用时间不长且趣味性比较强的活动,如竞赛小游戏、猜谜语、讲故事等,减少学生面对陌生知识时的恐惧感。此外,在趣味性课堂导入当中,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元素进行导入,一方面生活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证明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加强学习的趣味性与可探究性。比如在轴对称图形的教学当中,教师就可以将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以图片或实物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眼前,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些图形的特点。当学生已经对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初步掌握的时候,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结合生活中的事物,说一说还有哪些东西符合轴对称图形的标准。
        二、加强师生交流与互动,从而拉近师生距离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良好的师生关系对课堂教学效果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陈旧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师总习惯于强制性要求小学生遵循课堂秩序,这就令绝大多数的小学生对数学教师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因而在课堂上不爱也不敢与数学教师进行互动交流,久而久之小学生就会丧失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这十分不利于趣味性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首先需改变自身的教学认知,要为小学生打造轻松自在和有感染力的求学环境,让小学生能够想要与数学教师亲近,慢慢不再怕数学教师,促使其在课堂上能够放飞自我,积极主动地与数学教师进行数学问题的交流互动,及时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师生距离的拉近将促使趣味性教学方法在数学课堂上得到高效运用。



        三、充分应用游戏教学方式
        在小学阶段,特别是针对低年级小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是非常有效的。一方面,教师要充分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和特点,通过对数学教学内容和规律的深刻把握运用游戏教学深化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通过游戏教学引入和导入重要的知识点。比如,在引导学生记忆九九乘法表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让学生们进行接龙的方式,让一个学生背一句,这样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趣味性教学不仅体现在教学手段上,还体现在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上,为此,在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忽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教师要通过结合课堂教学目标,立足学生们的个人性格、智力特点,对学生们进行合理的分组,然后让小组成员通过团结协作,发挥自己的特长,有效调动自己的学习主动性,最终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最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进行点评和鼓励,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
        五、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小学生大多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我们教师如果想要强调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展开形象化的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降低学生在理解过程中的困境,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而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其主要特点就是能够将抽象的知识,转变为更为形象的知识点,并且通过视频、图像、音乐等信息传播途径,可以有效丰富课堂氛围。比如说在教学“厘米分米米”的过程中,不少小学生会对这些长度单位缺乏观念,在解答应用题或是计算题的过程中,也容易因为长度单位标记错误而导致的问题,我们课堂上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从直观的角度掌握长度单位。比如说教师可以将大象老虎猴子兔子的高度通过厘米分米米的形式来表现出来。同时就有三者呈现在同一张图片上,让学生彻底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差距。这样直观的展现,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从直观且形象的角度,感受知识内涵。
        结束语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以来,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生通过教学实践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应该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数学教学中,突出教学的“趣味性”,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将学生的生活和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他们更多地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数学的魅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取知识,让我们的数学教学真正成为一门“愉快的艺术”。
参考文献
[1]陈玉清.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J].才智,2020(18):28.
[2]徐宙.小学数学教学中趣味性教学方法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4):55.
[3]曾萍.小学数学教学中趣味性教学方法的分析[J].华夏教师,2019(36):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