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问题式教学法的实施 郑小华

发表时间:2020/12/23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1月上   作者:郑小华
[导读] 问题式教学法主要是将问题作为载体贯穿于整个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和意识。

湖北省潜江市杨市办事处刘市小学    郑小华 433133

摘要:问题式教学法主要是将问题作为载体贯穿于整个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和意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采用问题式教学法应该注重教学内容前置引导学生通过自学独立解决部分内容,然后在课堂中通过部分释疑的方式展开教学,从而全面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问题式教学;实施策略
        引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新课改更加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语文素养的最终获得,其实在课堂中,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才能有更大的收获。
        一、问题式学习的内涵
        问题式学习,是当下教育工作者都在学习、探究、实验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指教师根据教材的本原问题和学生的真实问题,设计教学的核心问题,并启动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解决问题,积累思维经验和实践经验,获得知识建构和能力提升。问题化学习就是为了转变以往教师主动教与学生被动学的教学模式,变成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去追寻问题的起源以及结果,最后融会贯通,变被动为主动,成为学习的受益者。
        二、小学语文课堂问题式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一)前置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其实很多的语文问题学生是可以通过自己的探索和思考找到答案的。这时候教师要适当地放手,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完成自主的预习和对知识的学习,进而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这个方式还能够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在教学前,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导学案,让学生课前完成部分内容的预习,通过预习完成教师设计的预习任务,从而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花钟》时,教师鼓励学生课前自主阅读课文内容,并且设计了一个问题:让学生自行总结不同花开放的时间。学生完全可以在课文中自己找出答案,提升了学生提炼信息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二)努力营造良好问题教学气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当前教学环境下,往往存在着学生有问题也不敢质疑,不敢主动向教师提问的现象,即便是向教师请教问题,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顾虑,进而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始终保持宽容、温和的态度,营造良好的问题教学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和观点,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滥竽充数》时,请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在看到这个“混”字之后,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的理解与想法,想一想“混人”之前有什么表现?学生通过小组形式讨论,能从多角度对“混”字产生认识,也体会到语文文字表达的精妙之处。在上课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提出问题,供同学、老师共同讨论,如有的学生提出“根据滥竽充数的含义,想一想在我们周围有没有类似滥竽充数的事情呢?”学生这一问题的提出,引起了其他学生共鸣,纷纷列举出“滥竽充数”的例子,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讨论的积极性,让课堂变得“热闹”起来。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主讲解课文,这样可以提高学生预习、总结、表达的能力,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从小学生兴趣、爱好出发,构建无障碍沟通交流的学习平台,引导学生敢想,敢说,敢问,让学生在自由讨论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不同的提问方式会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展开不同的问题探究,这样每一层次的学生都会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升,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尝试着采用不同的引导方式,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质疑,进而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以及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巩固知识,补充问题
        问题并不是一下子都能够找出来的,我们在学习知识的每一个阶段都可能会发现新的问题。因此,内容学习完,之前的问题解决完,并不是课程内容就结束了,教师要培养学生形成一种时时刻刻思考的习惯,能够形成一种质疑精神。学生自己也要善于提问,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课前到课中到课后的复习,都能够随时找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加透彻并且全面地掌握一个知识点,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结束语
        问题式课堂教学实践让教者深刻认识到,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如“待灌的一个罐子”,只是被动接受,而问题化教学,学生如“待燃的一堆柴”,用问题点燃学生们思考的欲望和主动自发学习的热情,作为培养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紧密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的脉搏、紧紧抓住科学发展的主流,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合理的运用,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冬冬.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之我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7):87.
[2]刘玉红.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运用问题式教学方式[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558-559.
[3]刘萍,刘琅琅,唐彬,张小云,罗小容.基于问题学习的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模式的探讨[C]..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六卷).:十三五规划科研管理办公室,2018:158-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